怎样来保护你,姐姐?--基于女童保护的视角对“姐弟型”家庭中的姐姐的个案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一) 触动:“不快乐的姐姐” | 第9页 |
(二) 调查:越来越多的“姐弟型”家庭 | 第9-11页 |
(三) 研究:一个叫小静的“姐姐”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社会意义 | 第12-13页 |
(二) 个案研究及个体意义 | 第13页 |
(三)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 女性主义及女童保护方面的研究 | 第13-16页 |
(二) 家庭及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三) 男女性别差异及其教育方面的研究 | 第17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 个案研究法 | 第18页 |
(二) 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 | 第18页 |
(三) 统计调查法 | 第18页 |
(四) 访谈法 | 第18页 |
(五) 定性观察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对一个“姐姐”的个案研究 | 第20-67页 |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第20-22页 |
(一)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第20页 |
(二) 小静给人的最初印象 | 第20页 |
(三) 小静就读的学校 | 第20页 |
(四) 小静就读的班级 | 第20-21页 |
(五) 小静的家庭 | 第21-22页 |
二、研究对象在学校的生存状况 | 第22-41页 |
(一) 学业成绩 | 第22-25页 |
(二) 课堂及课后表现 | 第25-33页 |
(三) 师生关系 | 第33-36页 |
(四) 同学关系 | 第36-41页 |
(五) 小静在学校的生存状况总结 | 第41页 |
三、研究对象在家里的生存状况 | 第41-54页 |
(一) 在家里的主要活动 | 第41-42页 |
(二) 与家人的关系 | 第42-53页 |
(三) 小静在家里的生存状况归纳 | 第53-54页 |
四、对导致研究对象当前状况的原因探究及分析 | 第54-59页 |
(一) 研究对象当前的生存状况归纳 | 第54页 |
(二) 导致研究对象当前状况的原因分析 | 第54-59页 |
五、改变个案当前状况的干预措施 | 第59-67页 |
(一) 家庭方面 | 第59-64页 |
(二) 学校方面 | 第64-67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67-69页 |
一、干预后的个案情况 | 第67页 |
二、给家长的话 | 第67-68页 |
三、给学校的话 | 第68页 |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8-6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