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过程低品位余热转化与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能源问题及我国能源利用现状第9-11页
        1.1.1 能源问题第9页
        1.1.2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第9-11页
    1.2 余热能源第11-12页
    1.3 工业余热能源利用情况第12-14页
    1.4 余热回收技术第14-18页
        1.4.1 直接换热方式第14-15页
        1.4.2 余热制冷方式第15页
        1.4.3 热泵方式第15-17页
        1.4.4 余热发电方式第17-18页
    1.5 有机朗肯循环第18-23页
        1.5.1 有机朗肯循环概述第18-19页
        1.5.2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进展第19-23页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1.6.1 研究目的第23-24页
        1.6.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有机朗肯循环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过程的联合系统第25-41页
    2.1 联合系统的建立第25-31页
        2.1.1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过程第25-27页
        2.1.2 有机朗肯循环与催化裂化吸收稳定过程的联合系统模拟第27-31页
    2.2 联合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第31-35页
        2.2.1 系统热力学性能指标第31-32页
        2.2.2 系统经济性能指标第32-35页
    2.3 系统性能影响因素第35-38页
        2.3.1 工质的选择第35-37页
        2.3.2 操作参数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1页
第3章 联合系统的性能优化第41-59页
    3.1 不同工质种类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1-44页
    3.2 系统热力学性能优化第44-48页
        3.2.1 系统热力学性能受工质流量的影响第44-45页
        3.2.2 系统热力学性能受工质蒸发压力的影响第45-48页
    3.3 系统经济性能优化第48-56页
        3.3.1 系统发电成本优化第48-52页
        3.3.2 系统总收益优化第52-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9页
第4章 混合工质的联合系统性能研究第59-71页
    4.1 混合工质的性质第59-61页
    4.2 混合工质的系统热力学性能第61-64页
        4.2.1 混合工质流量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4.2.2 混合工质蒸发压力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2-64页
    4.3 混合工质的系统经济性能第64-70页
        4.3.1 混合工质流量对系统经济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4.3.2 混合工质蒸发压力对系统经济性能的影响第66-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5页
    5.1 主要结论第71-72页
    5.2 创新点第72页
    5.3 不足之处及展望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8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定化离子液体酸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
下一篇:镍锰催化剂低温选择性氨气脱硝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