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不同覆盖方式及施肥对旱地春小麦生长及土壤无机氮变化的影响

摘要第2-4页
Summary第4-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第11-12页
    1.3 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水热效应的影响第12-13页
        1.3.1 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第12页
        1.3.2 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第12-13页
    1.4 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氮素的影响第13-16页
        1.4.1 地膜覆盖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第13-15页
        1.4.2 地膜覆盖对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第15-16页
    1.5 问题的提出第16页
    1.6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7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2.1 试验区概述第18页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18-20页
        2.2.1 试验一:小麦全膜覆土穴播种植定位试验第18-19页
        2.2.2 试验二:土壤氮素原位矿化试验第19-20页
    2.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第20-21页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20页
        2.3.2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20-21页
    2.4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第21-22页
第三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第22-29页
    3.1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各生育期0~25cm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影响第22-23页
    3.2 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各土层温度日变化的影响第23-24页
    3.3 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阶段性耗水量的影响第24-25页
    3.4 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籽粒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5-26页
        3.4.1 不同覆盖方式及施肥对小麦籽粒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5页
        3.4.2 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籽粒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5-26页
    3.5 讨论第26-28页
    3.6 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农田土壤净氮矿化量及矿化速率的影响第29-34页
    4.1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累计矿化量的影响第29-30页
    4.2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影响第30-31页
    4.3 讨论第31-32页
    4.4 小结第32-34页
第五章 不同覆盖方式及施肥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第34-42页
    5.1 不同覆盖方式及施肥对小麦农田0~200cm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剖面分第34-36页
        5.1.1 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农田0~200cm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剖面分析第34页
        5.1.2 不同施肥对小麦农田0~200cm土壤剖面铵态氮含量的剖面分析第34-36页
    5.2 不同覆盖方式及施肥对春小麦农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第36-38页
        5.2.1 不同覆盖方式对春小麦农田0~200cm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剖面分第36页
        5.2.2 不同施肥对小麦农田0~2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剖面分析第36-38页
    5.3 不同覆盖方式及施肥对春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第38-40页
        5.3.1 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农田0~200cm土壤无机含量的剖面分析第38页
        5.3.2 不同施肥对小麦农田0~200cm土壤无机含量的剖面分析第38-40页
    5.4 讨论第40-41页
    5.5 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覆盖方式及施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2-47页
    6.1 不同覆盖方式及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及小麦农艺性状的的影响第42-43页
        6.1.1 不同覆盖方式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第42页
        6.1.2 不同施肥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第42-43页
    6.2 不同覆盖方式及施肥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3-45页
        6.2.1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4页
        6.2.2 不同施肥对旱地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4-45页
    6.3 讨论第45-46页
    6.4 小结第46-47页
第七章 结论第47-49页
    7.1 主要结论第47-49页
        7.1.1 覆盖对小麦生长水热环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7页
        7.1.2 覆盖对土壤氮素累计矿化量及矿化速率的影响第47页
        7.1.3 覆盖及施肥对0~200cm土壤剖面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第47-48页
        7.1.4 覆盖和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致谢第56-57页
个人简介第57-58页
导师简介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生物活性以及对马铃薯的生物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农杆菌介导小麦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盐生草耐盐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