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心菜心雄性不育系转育与‘新亮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改良
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1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 | 第9页 |
1.2 十字花科作物雄性不育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1.2.1 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9-12页 |
1.2.2 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2-13页 |
1.3 十字花科作物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 | 第14-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14-1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5-28页 |
2.2.1 ‘荷心’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 | 第15-16页 |
2.2.2 ‘CMS_(荷心)’园艺学性状鉴定 | 第16页 |
2.2.3 ‘CMS_(荷心)’评价与利用 | 第16-28页 |
2.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叠抱性状的改良 | 第29-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3.2.1 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选育模式 | 第30-31页 |
3.2.2 叠抱型“两用系”的创制 | 第31-37页 |
3.3 小结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图版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