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KLF9下调MMP9表达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第25-27页
1 绪论第27-51页
    1.1 NF-κB通路第29-36页
        1.1.1 NF-κB通路概述第29页
        1.1.2 NF-κB通路的激活第29-32页
        1.1.3 NF-κB通路与癌症第32-36页
    1.2 MMPs家族与MMP9第36-45页
        1.2.1 MMPs家族概述第36-37页
        1.2.2 MMPs家族与癌症进展与转移第37-40页
        1.2.3 MMPs家族与乳腺癌第40-41页
        1.2.4 MMP9概述第41页
        1.2.5 MMP9基因与蛋白结构第41-42页
        1.2.6 MMP9的表达与活性调节第42-44页
        1.2.7 MMP9与乳腺癌转移第44-45页
    1.3 转录因子KLF9概述第45-49页
        1.3.1 KLF9的发现与结构第45-46页
        1.3.2 KLF9的生物学功能第46-48页
        1.3.3 KLF9与癌症第48-49页
    1.4 本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49-51页
        1.4.1 立题依据第49页
        1.4.2 研究内容第49-51页
2 KLF9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第51-67页
    2.1 引言第51页
    2.2 仪器与试剂第51-54页
        2.2.1 仪器与设备第51-52页
        2.2.2 材料与试剂第52-53页
        2.2.3 试剂配制第53页
        2.2.4 菌种、细胞及质粒第53-54页
    2.3 实验步骤与方法第54-62页
        2.3.1 cDNA样品制备第54页
        2.3.2 质粒构建第54-58页
        2.3.3 质粒转化第58页
        2.3.4 质粒提取第58页
        2.3.5 细胞培养第58-59页
        2.3.6 细胞转染第59页
        2.3.7 细胞筛选第59页
        2.3.8 细胞划痕实验第59页
        2.3.9 侵袭小室实验第59-60页
        2.3.10 蛋白样品的制备第60-61页
        2.3.1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61页
        2.3.12 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第61-62页
        2.3.13 统计分析第62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66页
        2.4.1 KLF9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第62-63页
        2.4.2 KLF9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第63-64页
        2.4.3 KLF9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第64-66页
    2.5 讨论第66页
    2.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3 KLF9对MMP9的调控作用第67-88页
    3.1 引言第67页
    3.2 仪器与试剂第67-70页
        3.2.1 仪器第67-68页
        3.2.2 试剂第68-69页
        3.2.3 试剂配制第69-70页
        3.2.4 细菌、细胞系以及所用质粒第70页
    3.3 实验方法第70-79页
        3.3.1 细胞培养第70页
        3.3.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70页
        3.3.3 质粒构建第70-74页
        3.3.4 cDNA样品制备第74页
        3.3.5 RT-PCR(逆转录PCR)第74-75页
        3.3.6 质粒转化第75页
        3.3.7 质粒提取第75页
        3.3.8 细胞转染第75页
        3.3.9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第75-76页
        3.3.10 蛋白样品制备第76页
        3.3.1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76页
        3.3.12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第76页
        3.3.13 明胶酶谱实验(Zymography)第76页
        3.3.14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第76-79页
        3.3.15 统计分析第79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9-86页
        3.4.1 KLF9对MMP9 mRNA及蛋白水平的影响第79-81页
        3.4.2 KLF9对MMP9转录活性的影响第81-82页
        3.4.3 KLF9结合于MMP9启动子作用位点的鉴定第82-85页
        3.4.4 KLF9的DNA结合区域对MMP9转录活性的影响第85-86页
    3.5 讨论第86-87页
    3.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4 KLF9与NF-κB p50/p65之间的相互作用第88-99页
    4.1 引言第88页
    4.2 仪器与试剂第88-91页
        4.2.1 仪器与设备第88-89页
        4.2.2 材料与试剂第89-90页
        4.2.3 试剂配制第90页
        4.2.4 菌种、细胞及质粒第90-91页
    4.3 实验方法第91-93页
        4.3.1 cDNA样品的制备第91页
        4.3.2 质粒构建第91页
        4.3.3 质粒转化第91页
        4.3.4 质粒提取第91页
        4.3.5 细胞培养第91页
        4.3.6 细胞转染第91-92页
        4.3.7 蛋白样品制备第92页
        4.3.8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第92页
        4.3.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92页
        4.3.10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第92页
        4.3.11 siRNA-p65的合成第92-93页
        4.3.1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第93页
        4.3.13 统计学分析第93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3-98页
        4.4.1 KLF9、p50/p65对MMP9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第93-95页
        4.4.2 外源KLF9与p65之间的相互作用第95页
        4.4.3 外源KLF9与p50之间的相互作用第95-96页
        4.4.4 内源KLF9与NF-κB p50/p65之间的相互作用第96-97页
        4.4.5 KLF9通过p50/p65结合于MMP9启动子NF-κB作用位点第97-98页
    4.5 讨论第98页
    4.6 本章小结第98-99页
5 KLF9通过招募HDAC1调节NF-κB/MMP9的转录活性第99-109页
    5.1 引言第99页
    5.2 仪器与试剂第99-101页
        5.2.1 仪器第99-100页
        5.2.2 材料与试剂第100-101页
        5.2.3 试剂配制第101页
        5.2.4 细菌、细胞及质粒第101页
    5.3 实验方法第101-103页
        5.3.1 pCMV5-Myc-HDAC1质粒构建第101-102页
        5.3.2 质粒转化第102页
        5.3.3 质粒提取第102页
        5.3.4 细胞培养第102页
        5.3.5 细胞转染第102页
        5.3.6 细胞筛选第102页
        5.3.7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第102页
        5.3.8 蛋白样品制备第102页
        5.3.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102页
        5.3.10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第102页
        5.3.11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第102-103页
        5.3.12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第103页
        5.3.13 RT-PCR第103页
        5.3.14 统计学分析第103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3-107页
        5.4.1 KLF9与HDAC1对MMP9转录活性的影响第103-104页
        5.4.2 KLF9与HDAC1的相互作用第104-105页
        5.4.3 KLF9对HDAC1与p65相互作用的影响第105-106页
        5.4.4 KLF9对NF-κB靶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106-107页
    5.5 讨论第107-108页
    5.6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6 KLF9通过下调MMP9抑制乳腺癌的转移第109-118页
    6.1 引言第109页
    6.2 仪器与试剂第109-110页
        6.2.1 仪器与设备第109-110页
        6.2.2 试剂与材料第110页
        6.2.3 试剂配制第110页
        6.2.4 菌体、细胞、样本及质粒第110页
    6.3 实验方法第110-112页
        6.3.1 质粒转化第110页
        6.3.2 质粒提取第110-111页
        6.3.3 细胞转染第111页
        6.3.4 细胞筛选第111页
        6.3.5 细胞划痕实验第111页
        6.3.6 Transwell侵袭小室第111页
        6.3.7 明胶酶谱实验(Zymography)第111页
        6.3.8 免疫组化(IHC)第111-112页
        6.3.9 统计分析第112页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2-117页
        6.4.1 MMP9抑制剂Isoginkgetin对KLF9介导的乳腺癌迁移的影响第112-114页
        6.4.2 MMP9抑制剂Isoginkgetin对MMP9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第114页
        6.4.3 KLF9与MMP9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第114-117页
    6.5 讨论第117页
    6.6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7 小鼠模型确定KLF9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第118-130页
    7.1 引言第118页
    7.2 仪器与试剂第118-120页
        7.2.1 仪器与设备第118-119页
        7.2.2 试剂与材料第119-120页
        7.2.3 试剂配制第120页
        7.2.4 菌种、细胞、动物及质粒第120页
    7.3 实验方法第120-122页
        7.3.1 细胞培养第120页
        7.3.2 质粒转化第120页
        7.3.3 质粒提取第120页
        7.3.4 细胞转染第120页
        7.3.5 细胞筛选第120页
        7.3.6 小鼠肺转移模型第120-121页
        7.3.7 H&E染色(Haris and Eosin staining)第121页
        7.3.8 蛋白样品的制备第121-122页
        7.3.9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第122页
        7.3.10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第122页
        7.3.11 小鼠肺转移灶的定量第122页
        7.3.12 明胶酶谱实验(Zymography)第122页
        7.3.13 统计学分析第122页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22-128页
        7.4.1 KLF9对BALB/c小鼠体内4T1细胞肺转移能力的影响第122-127页
        7.4.2 KLF9对4T1细胞MMP9表达与活性的影响第127页
        7.4.3 KLF9调节MMP9启动子活性分子机制示意图第127-128页
    7.5 讨论第128-129页
    7.6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30-132页
    8.1 结论第130-131页
    8.2 创新点第131页
    8.3 展望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6页
作者简介第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46-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无线网络中频谱共享方法研究
下一篇:结构与层状复杂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