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内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 | 第13-15页 |
1.3.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 | 第20-32页 |
2.1 装配式建筑理论 | 第20-23页 |
2.1.1 定义与内涵 | 第20-21页 |
2.1.2 发展进程 | 第21-22页 |
2.1.3 应用特点 | 第22-23页 |
2.2 EPC理论 | 第23-25页 |
2.2.1 定义与内涵 | 第23-24页 |
2.2.2 发展进程 | 第24页 |
2.2.3 应用特点 | 第24-25页 |
2.3 企业信息化理论 | 第25-28页 |
2.3.1 定义与内涵 | 第25-26页 |
2.3.2 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2.3.3 应用特点 | 第27-28页 |
2.4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理论 | 第28-31页 |
2.4.1 定义与内涵 | 第28-29页 |
2.4.2 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2.4.3 应用特点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56页 |
3.1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投资特点分析 | 第32-34页 |
3.1.1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经营特点 | 第32-33页 |
3.1.2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需求特点 | 第33-34页 |
3.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4-35页 |
3.3 企业信息化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48页 |
3.3.1 评价指标基础文献研究 | 第35-39页 |
3.3.2 现有信息化绩效评价框架参考 | 第39-41页 |
3.3.3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41-47页 |
3.3.4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7-48页 |
3.4 指标的取值标准 | 第48-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 第56-72页 |
4.1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可量化经济收益分析 | 第56-61页 |
4.1.1 信息化投入经济分析 | 第56-57页 |
4.1.2 信息化产出经济分析 | 第57-60页 |
4.1.3 企业信息化经济收益计算分析 | 第60-61页 |
4.2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61-63页 |
4.3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63-71页 |
4.3.1 数据包络分析C2R模型 | 第63-65页 |
4.3.2 模糊隶属度函数 | 第65-66页 |
4.3.3 基于改进D-FCA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 | 第66-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案例研究与应用 | 第72-99页 |
5.1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72-75页 |
5.1.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72页 |
5.1.2 问卷回收及数据整理 | 第72-75页 |
5.2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应用 | 第75-97页 |
5.2.1 基于AHP法的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75-81页 |
5.2.2 基于DEA法的模糊关系矩阵的构建 | 第81-90页 |
5.2.3 基于FCA法的综合评价计算 | 第90-92页 |
5.2.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92-97页 |
5.3 信息化绩效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 第97-9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9-10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附录A | 第106-112页 |
附录B | 第112-11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