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5-21页 |
一、选题的由来 | 第15-1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19-21页 |
第一章 从垄断经营到引入竞争机制: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趋势 | 第21-43页 |
一、电力行业垄断经营模式及其评价 | 第21-31页 |
(一) 电力行业垄断经营模式的形成 | 第21-23页 |
(二) 电力行业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形成的原因 | 第23-27页 |
(三) 电力行业垄断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1页 |
二、电力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实践及背景 | 第31-43页 |
(一)电力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实践—各国改革实践扫描 | 第31-35页 |
(二) 电力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背景 | 第35-43页 |
第二章 从竞争机制到竞争法律机制: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保障 | 第43-64页 |
一、竞争机制与竞争法律机制的关系 | 第43-46页 |
(一) 竞争机制与竞争法律机制的含义解析 | 第43-44页 |
(二) 竞争机制嬗变为竞争法律机制的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二、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的价值目标 | 第46-60页 |
(一) 效率 | 第47-52页 |
(二) 公平 | 第52-54页 |
(三) 安全 | 第54-57页 |
(四) 秩序 | 第57-60页 |
三、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的构建 | 第60-64页 |
(一) 电力行业市场主体塑造 | 第61-62页 |
(二) 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的竞争和交易行为的规范 | 第62-63页 |
(三) 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竞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其责任追究 | 第63-64页 |
第三章 电力行业市场主体塑造 | 第64-101页 |
一、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的结构塑造 | 第65-81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65-74页 |
(二) 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结构塑造的基本思路 | 第74-81页 |
二、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的产权塑造 | 第81-89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81-84页 |
(二) 电力行业市场主体产权塑造的基本思路 | 第84-89页 |
三、电力行业市场主体塑造中的特殊法律制度 | 第89-101页 |
(一) 权利保障:搁浅成本处理法律制度 | 第89-94页 |
(二) 义务重构:完善普遍服务主体制度 | 第94-96页 |
(三) 权利限制:交叉经营限制制度 | 第96-101页 |
第四章 电力行业多元竞争性主体公平交易法律机制 | 第101-128页 |
一、概述 | 第101-102页 |
二、电力市场力的法律控制 | 第102-112页 |
(一) 电力市场力的概念界定 | 第102-103页 |
(二) 评估电力市场力的方法 | 第103-107页 |
(三) 控制电力市场力的主要法律方法 | 第107-110页 |
(四) 我国电力市场力法律控制制度的完善 | 第110-112页 |
二、电力交易价格歧视行为的法律控制 | 第112-121页 |
(一) 相关概念的厘定 | 第112-114页 |
(二) 电力交易价格歧视行为的认定 | 第114-118页 |
(三) 电力交易价格歧视行为的法律控制方式 | 第118-120页 |
(四) 我国电力交易价格歧视法律控制制度的完善 | 第120-121页 |
四、电力交易信息的法律控制 | 第121-128页 |
(一) 对电力交易信息实施法律控制的必要性 | 第121-124页 |
(二) 电力交易信息的法律控制方法 | 第124-126页 |
(三) 我国电力交易信息法律控制制度的完善 | 第126-128页 |
第五章 输配电网垄断性主体公平开放法律机制 | 第128-156页 |
一、输配电网公平开放的理论依据 | 第128-137页 |
(一) 竞争法依据——核心设施理论 | 第128-135页 |
(二) 事业法依据——基础设施理论 | 第135-137页 |
(三) 两种理论的比较 | 第137页 |
二、输配电网公平开放的法律控制路径选择 | 第137-141页 |
(一) 两种模式的比较 | 第138-139页 |
(二) 我国法律路径的选择 | 第139-141页 |
三、输配电网公平开放行为控制的基本法律制度 | 第141-156页 |
(一) 强制缔约制度 | 第141-148页 |
(二) 输配电价制度 | 第148-156页 |
第六章 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竞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其追究 | 第156-176页 |
一、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竞争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 第156-160页 |
(一) 价格违法行为 | 第156-158页 |
(二) 信息违法行为 | 第158-159页 |
(三) 拒绝交易的违法行为 | 第159-160页 |
二、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竞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160-170页 |
(一) 民事责任 | 第160-164页 |
(二) 行政责任 | 第164-166页 |
(三) 刑事责任 | 第166-170页 |
三、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竞争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 | 第170-176页 |
(一) 可供选择的模式 | 第170-171页 |
(二) 我国的取舍 | 第171-172页 |
(三) 行政主导模式下法律责任追究权力的配置 | 第172-176页 |
结论 | 第176-177页 |
后记 | 第177-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