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多视角立体视频编解码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论文背景第10-13页
    1.2 多视角立体视频编码压缩技术第13-20页
        1.2.1 多视角立体视频系统总体框架第13-15页
        1.2.2 多视编码方案第15-16页
        1.2.3 场景深度提取第16-19页
        1.2.4 立体视频前后景分割编码第19-20页
    1.3 论文安排第20-21页
第二章 多视角立体视频编解码方案研究第21-33页
    2.1 多视角立体视频编码的研究现状第21-25页
        2.1.1 研究多视角立体视频压缩技术的必要性第21-22页
        2.1.2 H.264-MVC方案简介第22-23页
        2.1.3 基于立体视觉特性的编码技术第23-25页
    2.2 改进的多视角立体视频编解码方案第25-31页
        2.2.1 改进方案的总体介绍第25-27页
        2.2.2 深度估计和深度图编码模块简介第27-29页
        2.2.3 多视角视频编码模块简介第29-30页
        2.2.4 多视解码模块简介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深度提取算法研究第33-44页
    3.1 深度提取的全局算法第33-35页
    3.2 基于置信传播的视差估计算法第35-37页
    3.3 改进的视差估计置信传播算法第37-43页
        3.3.1 初始视差场估计第37-38页
        3.3.2 交叉不稳定检测技术第38-39页
        3.3.3 改进的置信传播算法第39-40页
        3.3.4 实验结果第40-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基于深度的高效编码第44-60页
    4.1 编码器结构综述第44-45页
    4.2 基于深度的快速视间预测补偿第45-50页
        4.2.1 快速视间预测补偿通用技术第45-46页
        4.2.2 基于深度的快速视间预测补偿算法第46-48页
        4.2.3 实验结果第48-50页
    4.3 前景提取算法第50-59页
        4.3.1 图像分割算法简述第50-51页
        4.3.2 基于深度的前景区域提取第51-52页
        4.3.3 基于深度和彩色分割的前景区域提取第52-54页
        4.3.4 前后景分割编码实验结果第54-59页
    4.4 本章小节第59-60页
第五章 基于GPU和CPU混合运算的解码技术第60-71页
    5.1 GPU通用计算技术简介第60-63页
        5.1.1 图形渲染流水线第60-61页
        5.1.2 GPGPU编程常用概念第61-62页
        5.1.3 GPGPU的运算过程原理第62-63页
    5.2 IDCT运算在GPU上的实现第63-65页
        5.2.1 IDCT运算在GPU上实现的基本原则第63页
        5.2.2 基于块的IDCT运算第63-64页
        5.2.3 基于多通道的改进IDCT运算第64-65页
    5.3 图像彩色空间变化在GPU上的实现第65-66页
    5.4 实验分析第66-70页
        5.4.1 IDCT运算效率分析第66-68页
        5.4.2 图像彩色空间变换运算效率分析第68-69页
        5.4.3 多视角立体视频解码的整体效率分析第69-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71-73页
    6.1 全文回顾第71-72页
    6.2 未来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80-81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达芬奇平台的图像融合算法的实现和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