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降雨诱发滑坡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滑坡滑距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降雨入渗规律及其诱发滑坡特征 | 第22-33页 |
2.1 陕北地区降水特征 | 第22-23页 |
2.1.1 降水量区域分布特征 | 第22页 |
2.1.2 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 | 第22-23页 |
2.1.3 降雨类型 | 第23页 |
2.2 黄土的渗透性 | 第23-25页 |
2.3 降雨入渗方式与滑坡发育特征的关系 | 第25-32页 |
2.3.1 降雨通过黄土孔隙、节理入渗 | 第26页 |
2.3.2 降雨沿集中通道灌入 | 第26-27页 |
2.3.3 水分在黄土中的气态迁移 | 第27-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滑坡变形与破坏机理 | 第33-58页 |
3.1 边坡变形过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33-35页 |
3.2 非饱和土的 Mohr-Coulomb 准则 | 第35-36页 |
3.3 非饱和土的渗流特性 | 第36-39页 |
3.3.1 非饱和渗流基本方程 | 第36-37页 |
3.3.2 土水特征曲线的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3.3.3 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 | 第38-39页 |
3.4 降雨诱发黄土滑坡的数值模拟及机理分析 | 第39-55页 |
3.4.1 强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 | 第39-43页 |
3.4.2 强降雨诱发的大型黄土滑坡 | 第43-48页 |
3.4.3 长期渗水或降雨诱发的黄土滑坡 | 第48-55页 |
3.5 小结 | 第55-58页 |
第四章 滑坡的运动学机理 | 第58-69页 |
4.1 滑坡运动学研究的理论方法 | 第58-62页 |
4.2 视摩擦角的确定方法 | 第62-63页 |
4.3 滑坡运动模拟 | 第63-68页 |
4.3.1 阎家沟滑坡 | 第63-65页 |
4.3.2 延炼滑坡 | 第65-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9-73页 |
5.1 结论 | 第69-71页 |
5.2 建议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