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1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3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3-22页 |
2.1 员工忠诚的文献回顾 | 第13-18页 |
2.1.1 员工忠诚 | 第13-14页 |
2.1.2 员工忠诚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2.1.3 忠诚的意义 | 第16-17页 |
2.1.4 区分忠诚度与满意度 | 第17-18页 |
2.1.5 员工忠诚的测量 | 第18页 |
2.2 工作绩效的文献回顾 | 第18-21页 |
2.2.1 工作绩效 | 第18-20页 |
2.2.2 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2.3 关于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 | 第21页 |
2.3 小结 | 第21-22页 |
3 研究结构及数据收集 | 第22-27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页 |
3.1.1 员工忠诚度 | 第22页 |
3.1.2 工作绩效 | 第22页 |
3.2 研究构思 | 第22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2-24页 |
3.4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4-25页 |
3.5 问卷的修正 | 第25页 |
3.6 数据收集 | 第25-26页 |
3.7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9页 |
4.1 量表的检验和调查问卷结果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27-32页 |
4.1.1 信度 | 第27-30页 |
4.1.2 效度 | 第30-31页 |
4.1.3 描述性统计 | 第31-32页 |
4.2 影响员工忠诚度关键因素的数据分析 | 第32-34页 |
4.2.1 在持续忠诚维度上的回归分析 | 第32页 |
4.2.2 在规则约束忠诚维度上的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4.2.3 在道德情感维度上的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4.3 绩效在员工忠诚度各维度的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4.3.1 绩效在持续忠诚维度上的回归分析 | 第34页 |
4.3.2 绩效在规则约束忠诚维度上的回归分析 | 第34-35页 |
4.3.3 绩效在道德情感忠诚维度上的回归分析 | 第35页 |
4.4 个体差异的方差分析 | 第35-39页 |
4.4.1 员工性别的方差分析 | 第35-36页 |
4.4.2 员工年龄方差分析 | 第36-37页 |
4.4.3 员工学历的方差分析 | 第37页 |
4.4.4 员工工作年限的方差分析 | 第37-38页 |
4.4.5 员工工作职务的方差分析 | 第38-39页 |
5 研究结果 | 第39-44页 |
5.1 调查问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 第39页 |
5.2 影响员工忠诚度关键因素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第39-40页 |
5.3 影晌各个维度忠诚度的关键因素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第40-41页 |
5.3.1 影响持续忠诚维度的关键因素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第40页 |
5.3.2 影响规则约束忠诚维度的关键因素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第40页 |
5.3.3 影响道德情感维度的关键因素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第40-41页 |
5.4 绩效在员工忠诚度各维度上的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第41-42页 |
5.4.1 绩效在持续忠诚维度上的数据分析结果 | 第41页 |
5.4.2 绩效在规则约束忠诚维度上数据分析结果 | 第41页 |
5.4.3 绩效在道德情感忠诚维度上数据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5.5 员工个人差异在忠诚度上的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 第42-44页 |
5.5.1 性别的不同水平上的忠诚度差异分析 | 第42页 |
5.5.2 年龄差异在忠诚度差异分析 | 第42页 |
5.5.3 学历差异在忠诚度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5.5.4 作时间差异在忠诚度差异分析 | 第43页 |
5.5.5 岗位差异对忠诚度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6 研究结论、意义及对策 | 第44-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4-47页 |
6.1.1 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 | 第44-46页 |
6.1.2 员工个人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 第46-47页 |
6.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47-48页 |
6.2.1 理论意义 | 第47页 |
6.2.2 实践意义 | 第47-48页 |
6.3 对策 | 第48-51页 |
6.3.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49页 |
6.3.2 改善管理风格,有效沟通 | 第49页 |
6.3.3 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 | 第49-50页 |
6.3.4 提供较大的职业空间 | 第50页 |
6.3.5 保护员工的就业安全 | 第50-51页 |
6.3.6 创造一种团体意识 | 第51页 |
6.3.7 提高企业绩效 | 第51页 |
6.4 本文不足及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