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理论依据 | 第9-10页 |
1.3.1 社会支持理论 | 第9页 |
1.3.2 赋权理论 | 第9-10页 |
1.3.3 危机干预理论 | 第10页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4.1 “80后”的界定 | 第10-11页 |
1.4.2 离婚的界定 | 第11页 |
1.4.3 离婚制度的界定及历史演变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80后”离婚的现状及特征 | 第12-13页 |
2.2 “80后”离婚原因分析 | 第13-16页 |
2.3 离婚的影响 | 第16-17页 |
2.4 对“80后”离婚的专业社工介入 | 第17-18页 |
2.5 对文献的评价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19-24页 |
3.1 文献法 | 第19页 |
3.2 个案研究法 | 第19-22页 |
3.2.1 个案研究一:XX社工服务社 | 第19-20页 |
3.2.2 个案研究二:六对80后夫妻 | 第20-22页 |
3.3 深度访谈法 | 第22-24页 |
3.3.1 深度访谈的定义 | 第22页 |
3.3.2 深度访谈的对象 | 第22页 |
3.3.3 深度访谈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3.3.4 本研究中深度访谈存在的不足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第24-35页 |
4.1 “80后”婚姻的特殊性 | 第24-29页 |
4.1.1 “闪婚”现象增多 | 第24-26页 |
4.1.2 “80后”女性经济独立,改变传统家庭角色关系 | 第26-29页 |
4.2 “80后”离婚原因的特殊性 | 第29-35页 |
4.2.1 家庭界限不清 | 第29-30页 |
4.2.2 工作-家庭角色冲突 | 第30-32页 |
4.2.3 冲突解决不力 | 第32-35页 |
第五章 社工介入现状 | 第35-39页 |
5.1 “急诊室”的离婚危机干预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35页 |
5.2 离婚危机干预服务的成效 | 第35-37页 |
5.2.1 降低非理性离婚的数量 | 第35-36页 |
5.2.2 传授经营婚姻的理念与技巧 | 第36-37页 |
5.3 现有离婚介入的局限性 | 第37-39页 |
5.3.1 一次性离婚危机干预服务效果的短暂性 | 第37页 |
5.3.2 志愿者团队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第37-38页 |
5.3.3 服务人群及服务领域有待拓展 | 第38-39页 |
第六章 建议与对策 | 第39-42页 |
6.1 增设“婚前辅导”这一婚检项目 | 第39-40页 |
6.2 完善我国的婚姻辅导服务 | 第40页 |
6.3 修正离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进一步改进离婚危机干预服务 | 第40-42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1 xx社工服务社服务人数统计 | 第46-49页 |
附录2 XX项目评估表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