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控制权转移的障碍因素分析--以国美争夺战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国美之争始末 | 第10-11页 |
1.1.2 家族企业控制权转移的现状 | 第11-13页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路径 | 第14-15页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控制权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18-26页 |
2.1 控制权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2.1.1 控制权的涵义 | 第18页 |
2.1.2 控制权的内容 | 第18-19页 |
2.2 家族企业控制权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2.1 家族企业的涵义 | 第19-20页 |
2.2.2 家族企业控制权的配置 | 第20-21页 |
2.3 控制权转移的理论综述 | 第21-26页 |
2.3.1 家族企业控制权能否转移 | 第22-23页 |
2.3.2 家族企业控制权转移的障碍因素 | 第23-24页 |
2.3.3 家族企业控制权转移的路径 | 第24-26页 |
3 控制权转移障碍因素分析——以国美为例 | 第26-34页 |
3.1 家族企业层面存在的障碍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3.1.1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 第26-27页 |
3.1.2 内部职业经理人培养制度未建立 | 第27-28页 |
3.1.3 信息不对称 | 第28页 |
3.1.4 选拔激励机制不规范 | 第28-30页 |
3.2 职业经理人层面存在障碍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3.2.1 角色定位模糊 | 第30页 |
3.2.2 缺乏沟通 | 第30-31页 |
3.2.3 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低 | 第31-32页 |
3.3 社会环境层面存在的障碍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3.3.1 中国人文文化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社会体制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 第33-34页 |
4 解决路径及应对策略措施 | 第34-41页 |
4.1 家族企业层面的解决路径 | 第34-36页 |
4.1.1 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34-35页 |
4.1.2 规范选拔、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35页 |
4.1.3 建立企业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 | 第35-36页 |
4.2 职业经理人层面的解决路径 | 第36-37页 |
4.2.1 正确定位角色,摆正心态 | 第36-37页 |
4.2.2 加强综合素质修养并增强责任感 | 第37页 |
4.3 社会文化、法制环境层面的解决路径 | 第37-38页 |
4.3.1 将中国文化融入现代企业制度当中 | 第37页 |
4.3.2 加强社会相关法制建设和社会监管 | 第37-38页 |
4.4 国美之争的启示 | 第38-41页 |
4.4.1 适度的放权 | 第39页 |
4.4.2 大股东权力要既保护又制约 | 第39-40页 |
4.4.3 量身定制发展战略 | 第40-41页 |
5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