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信用扩张与实体经济内部失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9-10页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第10-11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2 信用扩张与经济失衡的相关理论第12-27页
    2.1 信用扩张第12-14页
        2.1.1 信用扩张的含义及表现第12-13页
        2.1.2 经济发展与信用扩张第13-14页
    2.2 经济失衡第14-18页
        2.2.1 经济失衡的含义第14-16页
        2.2.2 经济失衡的分析框架第16-18页
    2.3 信用扩张与经济失衡的关系第18-27页
        2.3.1 经济学理论对信用扩张与经济失衡的分析第18-25页
        2.3.2 信用扩张从需求面对经济失衡产生影响第25-26页
        2.3.3 信用扩张从金融体系稳定性方面对经济失衡产生影响第26-27页
3 信用扩张对经济失衡的影响机制第27-34页
    3.1 总体分析框架第27-28页
    3.2 信用扩张对实体经济内部失衡的影响机制第28-31页
        3.2.1 信用扩张对消费的影响第28-30页
        3.2.2 信用扩张对投资的影响第30-31页
        3.2.3 信用扩张对内需结构的影响第31页
    3.3 信用扩张通过影响金融稳定对经济失衡的影响第31-34页
        3.3.1 金融稳定与实体经济失衡第32页
        3.3.2 信用扩张与金融稳定第32-34页
4 中国信用扩张对实体经济内部失衡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4-54页
    4.1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经济失衡和信用扩张的特征第34-36页
        4.1.1 以信贷为主的信用扩张第34-35页
        4.1.2 政府主导下的银行信贷投资推动机制第35-36页
    4.2 中国信用扩张与经济总量失衡的实证第36-42页
        4.2.1 方法介绍第36-37页
        4.2.2 数据选取第37页
        4.2.3 数据的处理第37-39页
        4.2.4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第39-40页
        4.2.5 协整检验第40页
        4.2.6 建立 VAR 模型、脉冲相应分析第40-41页
        4.2.7 信用扩张与经济总量失衡实证总结第41-42页
    4.3 中国信用扩张与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实证第42-49页
        4.3.1 中国投资与消费贡献变化情况第42-45页
        4.3.2 数据选取第45页
        4.3.3 数据的处理第45-46页
        4.3.4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第46页
        4.3.5 协整检验第46-47页
        4.3.6 建立 VAR 模型、脉冲相应分析第47-49页
    4.4 中国信用扩张通过金融市场导致经济失衡的可能性分析第49-54页
        4.4.1 中国当前金融结构下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第49-51页
        4.4.2 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健性产生冲击的可能性第51-54页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4-57页
    5.1 研究结论第54-55页
    5.2 政策建议第55页
    5.3 研究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 A第61-62页
附录 B第62-63页
附录 C第63-64页
附录 D第64-6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核类专业大学生核工业精神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