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比较浅谈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7-8页 |
1.2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8页 |
1.3 意义 | 第8页 |
1.4 理论依据 | 第8-11页 |
1.4.1 建构主义学习观 | 第8-9页 |
1.4.2 高中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 第9-10页 |
1.4.3 大学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差异性分析 | 第11-13页 |
2.1 教学目标的差异 | 第11页 |
2.2 教学内容的差异 | 第11页 |
2.3 教学方式的差异 | 第11-12页 |
2.4 学生学习的差异 | 第12-13页 |
第三章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比较案例分析 | 第13-30页 |
3.1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群论的比较 | 第13-19页 |
3.1.1 教学目标的比较 | 第13页 |
3.1.2 教材结构的比较 | 第13页 |
3.1.3 内容设置的比较 | 第13-19页 |
3.2 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极限的比较 | 第19-28页 |
3.2.1 数列极限的比较 | 第19-24页 |
3.2.2 函数极限的比较 | 第24-28页 |
3.3 总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大学数学学习策略 | 第30-33页 |
4.1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 第30页 |
4.2 转变数学学习模式 | 第30-31页 |
4.3 加强意志力的培养 | 第31-32页 |
4.4 养成良好的自我评价意识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