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含富氮二羧酸的Keggin型多酸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8-50页
    1.1 引言第18-19页
    1.2 多金属氧酸盐简介第19-20页
    1.3 多酸基金属-有机骨架简介第20-22页
    1.4 多酸基金属-有机骨架的设计合成第22-24页
        1.4.1 多酸基金属-有机骨架单晶材料的合成第22-23页
        1.4.2 多酸固载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第23-24页
    1.5 多孔多酸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应用第24-48页
        1.5.1 金属取代型多酸-有机骨架第25-32页
        1.5.2 多酸模版化金属-有机骨架第32-38页
        1.5.3 多酸柱撑化金属-有机骨架第38-42页
        1.5.4 纳米尺寸的多酸基金属-有机骨架晶态材料第42-43页
        1.5.5 多酸固载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应用第43-48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48-50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50-59页
    2.1 实验材料与测试仪器第50-51页
    2.2 Keggin型12-钼硅酸α-H_4[SiMo_(12)O_(40)]的合成第51页
    2.3 富氮二羧酸有机配体的合成第51-53页
        2.3.1 1,2,3-三氮唑-4,5-二羧酸的合成第51-52页
        2.3.2 5-四氮唑间苯二甲酸的合成第52-53页
        2.3.3 5-四氮唑联苯二甲酸的合成第53页
    2.4 Keggin型多酸基四氮唑间苯二甲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第53-54页
        2.4.1 [PMo_(12)O_(40)]@[Cu_6O(TZI)_3(H_2O)_9]_4·OH·31H_20(HLJU-1)的合成第53-54页
        2.4.2 [SiMo_(12)O_(40)]@[Cu_6O(TZI)_3(H_2O)_9]_4·32H_2O(HLJU-2)的合成第54页
        2.4.3 [PW_(12)O_(40)]@[Cu_6O(TZI)_3(H_2O)_6]_4·OH·31H_20(HLJU-3)的合成第54页
    2.5 Keggin型多酸基三氮唑二甲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第54-56页
        2.5.1 [Cu(H_2tda)(H_2O)_2]_4[SiW_(12)O_(40)]·9H_2O(4)的合成第54-55页
        2.5.2 [Cu_2(H_2tda)_2(H_2O)_3]·[Cu(H_2tda)(H_20)_2]·[PMo_(12)0_(40)]·5H_2O(5)的合成第55页
        2.5.3 [Cu(H_2tda)(H_2O)_2]_3·[PMo_(12)0_(40)]·[Cu(Htda)(H_20)_3]·8H_2O(6)的合成第55页
        2.5.4 [Cu_2(H_2tda)_2(H_2O)_4]_2·[Cu_2(tda)_2(H_20)_4]·[HPW_(12)0_(40)]·18H_2O(7)的合成第55-56页
        2.5.5 [Cu_2(H_2tda)_2(H_2O)_4][SiW_(12)O_(40)]·(TMA)_2·3H_2O(8)的合成第56页
        2.5.6 [Cu(H_2tda)(H_2O)_3][SiW_(12)O_(40)]·(TMA)_3·H_2O(9)的合成第56页
    2.6 富氮二羧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56-58页
        2.6.1 [Zn_6(OH)_3(TZI)_3(H_2O)_6]·40H_2O(10)的合成第56-57页
        2.6.2 [Zn_2(OH)(L)·2H_2O]·6H_2O(11)的合成第57页
        2.6.3 [Cu_2(TZI)(OH)(DMF)]_2·(DMF)_2(12)的合成第57-58页
    2.7 配合物结构的确定第58-59页
第3章 基于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单分散晶态多金属氧酸盐及其催化性能第59-79页
    3.1 引言第59-60页
    3.2 配合物HLJU1-3的合成与表征第60-71页
        3.2.1 配合物HLJU1-3的合成第60-61页
        3.2.2 配合物HLJU1-3的红外光谱第61-62页
        3.2.3 配合物HLJU1-3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62-63页
        3.2.4 配合物HLJU1-3的热稳定分析第63-65页
        3.2.5 配合物HLJU1-3的电子顺磁共振谱第65页
        3.2.6 配合物HLJU1-3的晶体结构第65-71页
    3.3 配合物HLJU1-3氧化烷基苯的催化活性第71-76页
    3.4 配合物HLJU1-3吸附有机染料第76-77页
    3.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4章 Keggin型多酸基三氮唑二甲酸铜(Ⅱ)配合物的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79-105页
    4.1 引言第79-80页
    4.2 配合物4-9的合成与表征第80-101页
        4.2.1 配合物4-9的合成第80页
        4.2.2 配合物4-9的红外光谱第80-82页
        4.2.3 配合物4-9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82-83页
        4.2.4 配合物4-9的热稳定分析第83-85页
        4.2.5 配合物4-9的晶体结构第85-101页
    4.3 配合物4,8,9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第101-103页
    4.4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5章 富氮二羧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能的研究第105-120页
    5.1 引言第105-106页
    5.2 配合物10-12的合成与表征第106-116页
        5.2.1 配合物10-12的合成第106页
        5.2.2 配合物10-12的红外光谱第106-107页
        5.2.3 配合物10-12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107-108页
        5.2.4 配合物10-12的热稳定分析第108-109页
        5.2.5 配合物10-12的晶体结构描述第109-116页
    5.3 配合物10和11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的荧光行为及硝基苯检测第116-119页
    5.4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结论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47页
附录第147-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5-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海陆种间偏分离与杂种衰败遗传机理及效应研究
下一篇:Δ6脂肪酸脱饱和酶底物选择性研究及其在高山被孢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