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的图像隐写分析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数字图像隐写分析 | 第10-12页 |
1.2.1 系统模型 | 第10页 |
1.2.2 性能指标 | 第10-11页 |
1.2.3 分类与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基于内容的图像通用隐写分析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图像统计特性分析 | 第15-27页 |
2.1 图像信源建模 | 第15-17页 |
2.2 图像的灰度分布特性 | 第17-21页 |
2.2.1 灰度直方图 | 第17-19页 |
2.2.2 灰度共生矩阵 | 第19-21页 |
2.2.3 信息熵 | 第21页 |
2.3 图像在变换域的分布特性 | 第21-23页 |
2.4 图像细节分量的统计建模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图像内容与隐写分析 | 第27-41页 |
3.1 实验图像库 | 第27-28页 |
3.2 隐写对图像统计特性的影响 | 第28-33页 |
3.2.1 灰度直方图 | 第28-29页 |
3.2.2 灰度共生矩阵 | 第29-31页 |
3.2.3 差分直方图 | 第31-32页 |
3.2.4 DCT系数直方图 | 第32-33页 |
3.3 图像内容对隐写分析性能的影响 | 第33-39页 |
3.3.1 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3.3.2 不同内容空域图像的隐写检测性能 | 第35-36页 |
3.3.3 不同内容JPEG图像的隐写检测性能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基于内容的JPEG图像通用隐写分析 | 第41-59页 |
4.1 方法原理及基本框架 | 第41-43页 |
4.2 基于图像内容的预分类 | 第43-47页 |
4.2.1 图像内容复杂度度量 | 第43-44页 |
4.2.2 分类方法 | 第44-47页 |
4.3 特征扩展 | 第47-49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4.4.1 实验设置 | 第49-50页 |
4.4.2 图像分类参数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3 不同分类方法的性能对比 | 第51-54页 |
4.4.4 不同隐写检测特征的性能对比 | 第54-55页 |
4.4.5 不同隐写分析方法的性能对比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基于内容的空域图像通用隐写分析 | 第59-77页 |
5.1 方法基本框架 | 第59-60页 |
5.2 差分像素共生矩阵 | 第60-63页 |
5.3 基于分类的空域图像通用隐写分析 | 第63-69页 |
5.3.1 图像内容复杂度描述 | 第63-65页 |
5.3.2 基于内容的预分类对隐写分析的影响 | 第65-68页 |
5.3.3 隐写检测特征的提取 | 第68-69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5页 |
5.4.1 实验设置 | 第69页 |
5.4.2 不同分类方法的性能对比 | 第69-72页 |
5.4.3 不同隐写检测特征的性能对比 | 第72-73页 |
5.4.4 不同隐写分析方法的性能对比 | 第73-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7-78页 |
6.2 下一步的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