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延河流域典型物种分布预测模型比较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进展第13-17页
     ·自然植被分布的影响因子研究第13-14页
     ·植被-环境关系研究方法第14-16页
     ·物种分布模型比较研究第16-17页
     ·存在问题第17页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19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基础第19-26页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0-21页
   ·基础数据第21-25页
     ·基础数据来源第22页
     ·预测变量选取及其计算第22-23页
     ·植被调查数据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主要模型及其理论比较第26-33页
   ·模型介绍第26-30页
     ·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第26页
     ·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第26-27页
     ·分类树分析模型(Classification Tree Analysis,CTA)第27页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第27-28页
     ·面域包络模型(Surface Range Envelope,SRE)第28页
     ·广义增强模型(Generalized Boosting Model,GBM)第28-29页
     ·随机森林模型(Breiman and Cutler's random forest for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Random Forest,RF)第29页
     ·混合判别式分析模型(Mixture Discriminant Analysis,MDA)第29页
     ·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函数(Multipl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MAR第29-30页
   ·理论假设及模型特点比较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四章 延河流域典型物种分布预测模型的建立第33-44页
   ·软件工具第33-35页
     ·R 语言第33-34页
     ·BIOMOD第34-35页
   ·物种-环境关系模型的建立第35-37页
     ·数据准备第35-36页
     ·物种分布预测模型的构造过程第36-37页
   ·模型验证和评估第37-38页
   ·典型物种分布模拟预测结果第38-43页
     ·长芒草的预测模拟第38-40页
     ·铁杆蒿的预测模拟第40-41页
     ·辽东栎的预测模拟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延河流域典型物种分布模型比较第44-57页
   ·变量重要值的比较第44-46页
   ·模型预测精度第46-51页
     ·ROC 曲线分析方法第47-49页
     ·Kappa 统计方法第49-50页
     ·TSS 方法第50-51页
   ·预测结果比较第51-53页
   ·运算时间第53页
   ·最优模型第53-54页
   ·延河流域典型物种未来分布预测第54-56页
   ·小结与讨论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57-59页
   ·主要结论第57-58页
   ·讨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第64-78页
致谢第78-80页
作者简介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河流域生物量承载状态及其空间分布评估
下一篇:鸡Bcl1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