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生态学(生物生态学)论文

延河流域生物量承载状态及其空间分布评估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8页
     ·黄土高原植被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2-13页
     ·黄土高原植被问题现有解决途径第13-16页
     ·潜在生物量研究第16页
     ·基于遥感信息的现实生物量研究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8-20页
     ·延河流域植被潜在生物量分布预测模拟第18-19页
     ·延河流域植被现实生物量分布模拟第19页
     ·延河流域环境植被承载现状评估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基础第21-31页
   ·研究区概况第21页
   ·研究方法第21-24页
     ·研究工具与技术平台第21-23页
     ·潜在生物量估算方法第23页
     ·现有生物量遥感估算第23页
     ·潜在生物量空间格局模拟第23页
     ·现有生物量空间格局模拟第23-24页
   ·数据收集第24-26页
     ·生物量数据采集第24-25页
     ·环境因子数据收集第25-26页
     ·遥感数据收集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30页
     ·气候、地形与土壤水分数据处理第26页
     ·遥感数据处理第26-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延河流域潜在生物量分布格局模拟第31-37页
   ·分析工具及模型简介第31-32页
     ·空间分析工具GRASP第31页
     ·广义相加模型(GAM)第31-32页
   ·潜在生物量分布预测模拟第32-35页
     ·潜在植被生物量建模第32-33页
     ·延河流域潜在生物量预测与制图第33-35页
   ·模拟结果的验证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延河流域现有生物量分布格局模拟第37-40页
   ·模型选取第37页
   ·现有生物量分布预测模拟第37-39页
     ·现有植被生物量建模第37-38页
     ·延河流域现有生物量预测与制图第38-39页
   ·模拟结果的验证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延河流域环境植被承载现状评估第40-43页
   ·延河流域环境的生物量承载现状评估第40-42页
   ·结果分析与建议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第43-45页
   ·主要结论第43-44页
   ·讨论与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附录第49-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孕甾双烯醛酮醋酸酯微生物转化的研究
下一篇:延河流域典型物种分布预测模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