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垄沟栽培垄上覆膜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小麦氮素营养与利用 | 第17页 |
·小麦个体与群体的研究 | 第17-22页 |
·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垄沟覆膜栽培下密度和氮肥对冬小麦个-群体关系的调控效应 | 第23-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地概况与供试材料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群体发展动态的影响 | 第25-26页 |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成穗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个体产量的影响 | 第27页 |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群体产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密度与氮肥对垄沟栽培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1-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试验地概况与供试材料 | 第31页 |
·试验设计 | 第31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处理对生育中后期小麦群体叶面系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播种量和施氮量对生育中后期小麦旗叶叶绿素SPAD 值的影响 | 第33-34页 |
·播种量和施氮量对生育中后期小麦旗叶气体交换特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密度与氮肥对垄沟栽培冬小麦个-群体间干物质累积关系的影响 | 第38-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试验地概况与供试材料 | 第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样品测定与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39页 |
·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开花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9-43页 |
·播种量和施氮量对成熟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3-4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密度与氮肥对垄沟栽培冬小麦个-群体间氮素累积转运关系的影响 | 第49-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试验地概况与供试材料 | 第49页 |
·试验设计 | 第49页 |
·样品测定与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9页 |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50页 |
·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开花期冬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 | 第50-54页 |
·播种量和施氮量对成熟期冬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 | 第54-58页 |
·冬小麦个、群体花后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 | 第58-5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密度与氮肥对垄沟栽培冬小麦个-群体间磷素累积转运关系的影响 | 第61-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页 |
·试验地概况与供试材料 | 第61页 |
·试验设计 | 第61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61页 |
·播种量和施氮量对开花期冬小麦磷素积累的影响 | 第61-63页 |
·播种量和施氮量对成熟期冬小麦个体及群体磷素积累的影响 | 第63-65页 |
·冬小麦个、群体花后各营养器官磷素转运 | 第65-6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6-67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