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生理特性对CO2浓度倍增的响应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0页
   ·选题的目的及依据第14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20页
     ·大气CO_2 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4-17页
     ·大气CO_2 浓度升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17-18页
     ·大气CO_2 浓度升高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第18页
     ·大气CO_2 浓度升高对作物影响实验研究方法的发展第18-19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第19-20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0页
   ·材料第20-21页
     ·供试小麦和玉米第20页
     ·营养液第20-21页
     ·实验装置第21页
   ·实验设计第21页
   ·幼苗移植与培养第21-22页
     ·育苗第21-22页
     ·移植第22页
     ·培养第22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2-24页
     ·生物学性状测定第22-23页
     ·根系参数测定第23页
     ·根系分泌物中有机碳含量测定第23页
     ·光合参数测定第23页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第23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23-24页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第24页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第24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4-25页
第三章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形态和生物量对CO_2浓度倍增的响应第25-33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株高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25-27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单株叶面积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27-28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根冠生物量及根冠比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28-30页
   ·讨论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和有机碳分泌速率对CO_2浓度倍增的响应第33-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苗期根长和面积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33-35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根系有机碳分泌速率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35-36页
   ·讨论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对CO_2浓度倍增的响应第38-48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5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39-40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Pn 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40-41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叶片气孔导度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41-42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荧光参数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42-45页
   ·讨论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对 CO_2浓度倍增的响应第48-53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对 CO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48-50页
     ·不同供氮水平小麦/玉米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对CO_2 浓度倍增的响应第50-51页
   ·讨论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53-55页
   ·主要结论第53-54页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垄沟覆膜栽培冬小麦个—群体关系影响
下一篇: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