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理论部分第11-24页
    1.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1-19页
        1.1.1 现代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第11-16页
        1.1.2 祖国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第16-19页
    1.2 “火郁发之”理论的发展源流及研究现状第19页
    1.3 火针的发展源流及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1 火针的作用第20-21页
        1.3.2 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第21页
        1.3.3 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痛风关节炎模型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4-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1.1 实验动物第24页
        2.1.2 主要材料、试剂第24页
        2.1.3 主要仪器第24-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31页
        2.2.1 动物分组第25页
        2.2.2 制作模型第25页
        2.2.3 治疗干预方法第25-26页
        2.2.4 标本采集第26-27页
        2.2.5 观察指标第27-30页
        2.2.6 统计方法第30-31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31-49页
    3.1 实验结果第31-45页
        3.1.1 一般情况第31页
        3.1.2 基线资料第31页
        3.1.3 血尿酸水平第31-33页
        3.1.4 踝关节肿胀度第33-35页
        3.1.5 步态与炎症指数第35-36页
        3.1.6 白细胞计数第36-38页
        3.1.7 血浆IL-1 β、NALP3水平第38-42页
        3.1.8 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第42-43页
        3.1.9 关节滑膜NALP3、IL-1 β水平第43-45页
    3.2 实验讨论第45-49页
        3.2.1 高尿酸血症模型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第45-46页
        3.2.2 火针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第46-47页
        3.2.3 火针与NALP3、IL-1 β水平第47-49页
第四章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录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统计学审核证明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精灸灸度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气虚痰瘀论的古代文献研究和学术源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