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递增演化算法配筋优化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结构优化算法 | 第15-18页 |
1.2.1 传统结构优化算法 | 第16-17页 |
1.2.2 现代结构优化算法 | 第17-18页 |
1.2.3 结构优化算法评价 | 第18页 |
1.3 复杂应力构件设计方法 | 第18-21页 |
1.3.1 经验和半经验设计方法 | 第19页 |
1.3.2 弹性应力设计方法 | 第19-20页 |
1.3.3 弹塑性应力设计方法 | 第20-21页 |
1.4 相关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遗传算法与渐进演化算法 | 第25-40页 |
2.1 遗传算法 | 第25-31页 |
2.1.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5-30页 |
2.1.2 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30-31页 |
2.1.3 遗传算法的优缺点 | 第31页 |
2.2 渐进演化算法 | 第31-36页 |
2.2.1 渐进演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2-35页 |
2.2.2 渐进演化算法的实现 | 第35页 |
2.2.3 渐进演化算法的优缺点 | 第35-36页 |
2.3 遗传演化算法 | 第36-38页 |
2.3.1 遗传演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2.3.2 遗传演化算法的实现 | 第37-38页 |
2.3.3 遗传演化算法的优缺点 | 第38页 |
2.4 递增演化算法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遗传递增演化算法 | 第40-55页 |
3.1 遗传递增演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1-52页 |
3.1.1 基结构及网格划分 | 第42-44页 |
3.1.2 初始基本结构及加载情况 | 第44-45页 |
3.1.3 编码方法及染色体 | 第45-47页 |
3.1.4 适应度或灵敏度 | 第47-48页 |
3.1.5 染色体进化及材料增加程序 | 第48-51页 |
3.1.6 性能指数及终止条件 | 第51-52页 |
3.2 遗传递增演化算法的实现 | 第52-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以应变能为灵敏度的遗传递增演化配筋优化 | 第55-72页 |
4.1 数学简述 | 第55-56页 |
4.2 遗传递增演化算法应用 | 第56-61页 |
4.2.1 基本理念 | 第56-57页 |
4.2.2 钢筋混凝土分离式模型 | 第57-58页 |
4.2.3 灵敏度 | 第58-59页 |
4.2.4 染色体进化 | 第59页 |
4.2.5 非线性 | 第59-60页 |
4.2.6 收敛准则 | 第60-61页 |
4.2.7 优化步骤 | 第61页 |
4.3 深梁配筋优化算例 | 第61-66页 |
4.3.1 简支深梁基本算例 | 第61-63页 |
4.3.2 开孔简支深梁算例 | 第63-66页 |
4.4 开洞剪力墙配筋优化算例 | 第66-68页 |
4.5 分析、比较 | 第68-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以应力为适应度的遗传递增演化配筋优化 | 第72-81页 |
5.1 数学简述 | 第72-73页 |
5.2 遗传递增演化算法应用 | 第73-76页 |
5.2.1 基本理念 | 第73-74页 |
5.2.2 适应度 | 第74页 |
5.2.3 染色体进化 | 第74-75页 |
5.2.4 收敛准则 | 第75页 |
5.2.5 优化步骤 | 第75-76页 |
5.3 配筋优化算例 | 第76-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