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挖掘机驾驶室复合钢铅板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核能利用与事故处理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复合钢铅板驾驶室设计方案 | 第18-26页 |
2.1 防辐射驾驶室屏蔽装置设计 | 第18-20页 |
2.1.1 驾驶室的设计方案 | 第18-19页 |
2.1.2 驾驶室结构铸铅方案 | 第19-20页 |
2.2 防辐射钢铅板的设计 | 第20-22页 |
2.2.1 钢铅板结构设计 | 第20-21页 |
2.2.2 复合钢铅板作用 | 第21-22页 |
2.3 防辐射驾驶室结构设计 | 第22-24页 |
2.3.1 防辐射屏蔽结构设计 | 第22-23页 |
2.3.2 主支撑架的屏蔽设计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复合钢铅板的结合力分析 | 第26-48页 |
3.1 放射性物资屏蔽材料简述 | 第26-28页 |
3.2 复合钢铅板力学实验 | 第28-35页 |
3.2.1 钢铅板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3.2.2 钢铅板无紧固钢片实验及结果 | 第29-32页 |
3.2.3 钢铅板有紧固钢片拉伸实验 | 第32-34页 |
3.2.4 实验结论总结 | 第34-35页 |
3.3 钢铅板抗拉模拟仿真 | 第35-47页 |
3.3.1 有限元原理 | 第35-36页 |
3.3.2 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基础 | 第36-40页 |
3.3.3 钢铅板紧固钢片抗拉模拟 | 第40-44页 |
3.3.4 实验与仿真结果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复合钢铅板改进力学分析 | 第48-64页 |
4.1 钢铅板静力学分析 | 第48-57页 |
4.1.1 静力学理论知识 | 第48-49页 |
4.1.2 钢铅板静力分析 | 第49-53页 |
4.1.3 复合钢铅板改进后静力分析 | 第53-57页 |
4.2 钢铅板动力学分析 | 第57-62页 |
4.2.1 模态分析 | 第57-59页 |
4.2.2 谐响应分析 | 第59-62页 |
4.3 本章总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复合钢铅板驾驶室安全性分析 | 第64-82页 |
5.1 复合钢铅板驾驶室安全性能要求 | 第64-66页 |
5.2 复合钢铅板驾驶室ROPS分析 | 第66-72页 |
5.2.1 侧向承载和能量载荷分析 | 第66-69页 |
5.2.2 纵向承载和能量载荷分析 | 第69-71页 |
5.2.3 垂直承载能力分析 | 第71-72页 |
5.3 复合钢铅板驾驶室FOPS分析 | 第72-74页 |
5.3.1 顶防护落物分析 | 第72-73页 |
5.3.2 前防护落物分析 | 第73-74页 |
5.4 复合钢铅板驾驶室DLV分析 | 第74-76页 |
5.5 复合钢铅板驾驶室动力学分析 | 第76-81页 |
5.5.1 铅板驾驶室模态分析 | 第76-78页 |
5.5.2 钢铅板驾驶室谐响应分析 | 第78-81页 |
5.6 本章总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82-8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