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政府的执法责任研究 | 第11-12页 |
2、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 第12-14页 |
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 | 第14-17页 |
(三)研究理论及方法 | 第17-19页 |
1、研究理论 | 第17-18页 |
2、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不足 | 第19-20页 |
1、研究重点 | 第19页 |
2、研究不足 | 第19-20页 |
二、政府执法责任的相关概念及政府执法责任的现状 | 第20-27页 |
(一)政府执法责任的定义 | 第20-23页 |
1、责任及政府责任的定义 | 第20-21页 |
2、政府执法责任的含义 | 第21-22页 |
3、政府执法不当应当追究的责任 | 第22-23页 |
(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执法责任 | 第23-27页 |
1、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导向 | 第23-24页 |
2、严格食品安全标准的执法 | 第24-25页 |
3、加强食品安全从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督执法 | 第25-27页 |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执法责任存在问题 | 第27-32页 |
(一)相关的法规在执法中相互存在冲突 | 第27-28页 |
1、分段式监管模式会导致规章发生矛盾 | 第27-28页 |
2、食品安全法规缺乏统一性和兼容性 | 第28页 |
(二)政府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法 | 第28-29页 |
1、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是食品安全监管重要问题 | 第28-29页 |
2、食品监管过程中的缺位现象十分严重 | 第29页 |
(三)政府重事后追究,轻事前、事中的监督执法 | 第29-30页 |
1、事前监管缺失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 | 第29-30页 |
2、政府信息披露不及时 | 第30页 |
(四)政府存在运动式执法现象 | 第30-32页 |
1、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仓促性、被动性、临时性 | 第30-31页 |
2、缺乏持续的跟踪机制 | 第31-32页 |
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执法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2-35页 |
(一)政出多门,政府执法制度设计缺乏整体性 | 第32-33页 |
1、制度路径依赖导致执法责任分散 | 第32页 |
2、监管权“碎片化”使得部门相互掣肘 | 第32-33页 |
(二)责任机制不完善,方便执法者,不便于在执法中操作 | 第33页 |
1、组织机构和权责划分不合理 | 第33页 |
2、监管责任外在约束欠缺 | 第33页 |
(三)传统的执法形式缺乏整体性思维 | 第33-35页 |
1、分段管理使得政府职能太过分散 | 第33-34页 |
2、破碎化权力体系缺少整体性思维 | 第34页 |
3、传统式执法模式效率低下 | 第34页 |
4、缺乏制度化的政府、公众、社会组织协作体系 | 第34-35页 |
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执法责任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5-42页 |
(一)强化政府执法制度设计 | 第35-37页 |
1、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 | 第35-36页 |
2、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效能 | 第36页 |
3、贯彻落实国家现有法律及规定 | 第36-37页 |
(二)完善政府执法责任机制 | 第37-38页 |
1、政府可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第37页 |
2、政府重引导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参与监管 | 第37-38页 |
3、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教育培训体系 | 第38页 |
(三)转变传统的执法形式及观念 | 第38-40页 |
1、改变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 | 第38-39页 |
2、强化食品安全追责机制 | 第39-40页 |
(四)及时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 第40-42页 |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 第40-41页 |
2、加强社会舆论导向与沟通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