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自组网中基于网络编码的安全数据分发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 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 | 第15-24页 |
2.1 车载自组网 | 第15-18页 |
2.1.1 车载自组网的分类 | 第15-16页 |
2.1.2 车载自组网的特点 | 第16-17页 |
2.1.3 车载自组网的应用 | 第17-18页 |
2.1.4 车载自组网的通信技术 | 第18页 |
2.2 网络编码 | 第18-24页 |
2.2.1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 | 第21-22页 |
2.2.2 污染攻击 | 第22-24页 |
3 车载自组网中安全数据分发协议 | 第24-40页 |
3.1 问题描述 | 第24-26页 |
3.2 解决方案 | 第26-30页 |
3.2.1 签名获取 | 第26-29页 |
3.2.2 签名信息传输 | 第29-30页 |
3.3 安全数据分发协议设计 | 第30-36页 |
3.3.1 分发协议设计 | 第31-33页 |
3.3.2 网络编码处理 | 第33页 |
3.3.3 污染验证 | 第33-36页 |
3.4 数据签名 | 第36页 |
3.5 签名保护 | 第36-37页 |
3.6 存储开销分析 | 第37-38页 |
3.7 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38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实验验证与性能分析 | 第40-53页 |
4.1 仿真工具 | 第40-44页 |
4.1.1 NS2 | 第40-41页 |
4.1.2 VanetMobiSim | 第41-43页 |
4.1.3 仿真参数 | 第43-44页 |
4.2 评价标准 | 第44-45页 |
4.3 安全分析 | 第45-46页 |
4.4 仿真结果 | 第46-52页 |
4.4.1 数据分发过程 | 第46-48页 |
4.4.2 丢弃的数据包的数量 | 第48页 |
4.4.3 数据分发平均延迟 | 第48-50页 |
4.4.4 数据分发平均速度 | 第50-51页 |
4.4.5 数据分发吞吐量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