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内容和结构框架 | 第13-15页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2.1 进口商品结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2 国际贸易国别结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页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3 国际贸易技术结构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2-23页 |
3 中国进口商品的国别结构研究 | 第23-40页 |
3.1 中国进口商品规模状况 | 第23-26页 |
3.1.1 中国进口商品总体规模 | 第23-24页 |
3.1.2 中国进口商品局部规模 | 第24-26页 |
3.2 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分析 | 第26-30页 |
3.3 中国进口商品的国别结构分析 | 第30-38页 |
3.4 中国进口商品国别分布的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3.4.1 国际专业化分工 | 第38页 |
3.4.2 贸易依赖关系 | 第38-40页 |
4 中国进口商品的技术结构的理论分析 | 第40-48页 |
4.1 商品技术含量的度量:理论方法 | 第40-44页 |
4.1.1 技术分类法 | 第40-42页 |
4.1.2 指标测算法 | 第42-43页 |
4.1.3 小结 | 第43-44页 |
4.2 进口商品技术结构升级的演进机理 | 第44-48页 |
5 中国进口商品的技术结构研究 | 第48-59页 |
5.1 研究框架的构建 | 第48-52页 |
5.1.1 研究方法 | 第48-49页 |
5.1.2 数据来源 | 第49页 |
5.1.3 商品分类结果 | 第49-52页 |
5.2 中国进口商品技术结构的变迁 | 第52-56页 |
5.2.1 中国进口商品技术结构的历史演进 | 第52-53页 |
5.2.2 中国进口商品技术结构变动的指数测算 | 第53-54页 |
5.2.3 中国进口商品技术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54-56页 |
5.3 中国进口商品技术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56-59页 |
5.3.1 中国与发达国家进口商品技术结构的比较 | 第56-57页 |
5.3.2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技术结构的比较 | 第57-59页 |
6 中国进口商品技术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探究:实证分析 | 第59-68页 |
6.1 计量方程的构建 | 第59-60页 |
6.2 样本选择 | 第60-63页 |
6.2.1 自变量的选择 | 第60-62页 |
6.2.2 样本国家与研究区间 | 第62-63页 |
6.3 计量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6.4 小结 | 第67-68页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8-7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