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本文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梳理 | 第14-41页 |
一、消渴理论溯源 | 第14-22页 |
(一) 病名沿革 | 第14-16页 |
(二) 病因论述 | 第16-17页 |
(三) 病机认识 | 第17-22页 |
二、中医药干预IR进展 | 第22-26页 |
(一) 益气养阴 | 第22-23页 |
(二) 健脾化痰 | 第23-24页 |
(三) 补肾活血 | 第24-25页 |
(四) 疏肝利胆 | 第25-26页 |
三、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IR的研究 | 第26-31页 |
(一) 炎症与IR | 第26-28页 |
(二)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IR | 第28-29页 |
(三) 内质网应激与IR | 第29页 |
(四) 脂毒性与IR | 第29-30页 |
(五) 其他因素与IR | 第30页 |
(六) 治疗 | 第30-31页 |
四、PGC-1α -FNDC5/Irisin信号通路与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进展 | 第31-41页 |
(一) PGC-1α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31-36页 |
(二) FNDC5/Irisin与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进展 | 第36-40页 |
(三) 对PGC-1α -FNDC5/Irisin信号的干预 | 第40页 |
(四) 展望 | 第40-41页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第41-57页 |
一、脾虚致消的理论架构 | 第41-47页 |
(一) 脾的概念 | 第41页 |
(二) 脾的特性 | 第41-42页 |
(三) 脾的功能 | 第42-43页 |
(四) 脾之功能实现的机理 | 第43-44页 |
(五) 脾虚致消的机制 | 第44-47页 |
二、对脾主肌肉的认识 | 第47-52页 |
(一) 脾主肌肉的含义 | 第47-48页 |
(二) 脾主肌肉的内在依据 | 第48页 |
(三) 脾主肌肉的本质 | 第48-50页 |
(四)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脾主肌肉”的再认识 | 第50-52页 |
三、脾虚肌肉不荣是肌肉和脂肪胰岛素IR的重要病机 | 第52-55页 |
(一) 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 第52-53页 |
(二) 脂肪胰岛素抵抗 | 第53-54页 |
(三) 脾虚是骨骼肌和脂肪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病机 | 第54-55页 |
四、脾-骨骼肌-脂肪单元同PGC-1α-FNDC5/Irisin信号具有密切相关性 | 第55-57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57-89页 |
实验一 健脾方对T2DM大鼠糖脂代谢、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干预作用 | 第57-73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一) 材料 | 第57-58页 |
(二) 方法 | 第58-60页 |
二、结果 | 第60-66页 |
(一) 各组一般情况观察 | 第60页 |
(二) 健脾方对DM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三) 健脾方对DM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第61-62页 |
(四) 健脾方对各组大鼠HbA1_c的影响 | 第62-63页 |
(五) 健脾方对各组大鼠空腹INS、HOMA-IR的影响 | 第63页 |
(六) 健脾方对各组大鼠胰岛素耐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七) 健脾方对各组大鼠血脂的影响 | 第64-65页 |
(八) 健脾方对各组大鼠血清irisin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三、讨论 | 第66-73页 |
(一) 健脾方治疗T2DM胰岛素抵抗的理论依据 | 第66-70页 |
(二) 健脾方的疗效分析 | 第70-73页 |
实验二 健脾方对T2DM大鼠肌肉和脂肪组织PGC-1α-FNDC5/Iris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 第73-89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73-80页 |
(一)材料 | 第73-74页 |
(二) 方法 | 第74-80页 |
二、结果 | 第80-86页 |
(一) 光镜观察T2DM大鼠腓肠肌、脂肪组织结构(HE染色200×) | 第80-82页 |
(二) 健脾方对T2DM大鼠腓肠肌PGC-1α、FNDC5、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82-83页 |
(三) 健脾方对T2DM大鼠脂肪组织PGC-1α、FNDC5、UCP1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83-84页 |
(四) 健脾方对T2DM大鼠腓肠肌PGC-1α、FNDC5、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4-85页 |
(五) 健脾方对T2DM大鼠白色脂肪组织PGC-1α、FNDC5、UCP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5页 |
(六) 健脾方对T2DM大鼠棕色脂肪组织PGC-1α、FNDC5、UCP1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5-86页 |
三、讨论 | 第86-89页 |
(一) 健脾方部分修复T2DM大鼠骨骼肌细胞形态,改善改善肌肉组织IR | 第86页 |
(二) 健脾方部分修复T2DM大鼠棕色脂肪细胞形态,改善改善脂肪组织IR | 第86-87页 |
(三) 健脾方通过PGC-1α -FNDC5/Irisin信号通路改善T2DM大鼠肌肉和脂肪IR | 第87-89页 |
结语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查新报告 | 第114-124页 |
论文论著 | 第124-134页 |
科研课题 | 第134-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