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临床研究——PM2.5等污染因素与呼吸科门诊就诊情况的关系 | 第11-2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3. 结果 | 第11-20页 |
动物实验研究——普济消毒饮、血府逐瘀汤、玉屏风散对小鼠可吸入颗粒模型所致肺损伤干预机制 | 第20-4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25页 |
4. 实验结果 | 第25-43页 |
讨论 | 第43-76页 |
1. 我国目前可吸入颗粒污染现状及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 第43-46页 |
1.1 我国目前可吸入颗粒污染现状 | 第43-44页 |
1.2 冬季PM2.5的主要来源 | 第44-46页 |
2. 可吸入颗粒对健康的危害 | 第46-52页 |
2.1 可吸入颗粒对健康的危害 | 第46-48页 |
2.2 临床观察数据统计结果的提示意义 | 第48-49页 |
2.3 可吸入颗粒对呼吸系统损伤的机制 | 第49-52页 |
3. PM2.5的中医属性探讨 | 第52-55页 |
3.1 PM2.5的中医病因属性 | 第52页 |
3.2 PM2.5符合毒邪的致病特点 | 第52-55页 |
4. 目前中医药干预可吸入颗粒物所致呼吸系统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55-57页 |
5. 染毒方法优缺点比较 | 第57-60页 |
6. 所选组方依据及组方所含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60-65页 |
6.1 选方总体依据 | 第60页 |
6.2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选方依据 | 第60-62页 |
6.3 血府逐瘀汤选方依据 | 第62-64页 |
6.4 玉屏风散选方依据 | 第64-65页 |
7. 动物实验观察指标意义 | 第65-74页 |
7.1 气道纤毛上皮的变化 | 第66-67页 |
7.2 氧化/抗氧化指标SOD、MDA | 第67-68页 |
7.3 细胞免疫功能 | 第68-70页 |
7.4 体液免疫功能指标 | 第70-71页 |
7.5 炎性细胞因子 | 第71-74页 |
7.6 瞬态电压感受器阳离子通道TRPV1 | 第74页 |
8. 研究结果的提示意义 | 第74-76页 |
结语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附录 | 第88-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查新报告 | 第98-106页 |
论文著作 | 第106-116页 |
科研课题 | 第116-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