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西方国家对财政理论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2 政府间财政关系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16页 |
1.2.3 发展中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我国现行地方财政体制的主要问题研究 | 第17-18页 |
1.2.5 完善地方财税体制思路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9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4 论文的新颖之处 | 第20-21页 |
2 财税体制改革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25页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1页 |
2.2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1-22页 |
2.3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 | 第22-23页 |
2.4 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 第23页 |
2.5 转移支付理论 | 第23-25页 |
3 云南财政与财税体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32页 |
3.1 近年财政收支状况分析 | 第25-28页 |
3.1.1 2013年财政收支状况 | 第25-27页 |
3.1.2 2014年财政收支状况 | 第27-28页 |
3.2 云南财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3.2.1 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3.2.2 地方债务管理方面 | 第30页 |
3.2.3 地方财政收入管理方面 | 第30-31页 |
3.2.4 省对下转移支付管理方面 | 第31-32页 |
4 云南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32-35页 |
4.1 面临的挑战 | 第32-33页 |
4.1.1 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源建设面临巨大考验 | 第32-33页 |
4.1.2 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政府间关系难以理顺 | 第33页 |
4.1.3 专项资金难以整合,统筹财力办大事阻力重重 | 第33页 |
4.1.4 债务风险加大,经济建设筹资受限 | 第33页 |
4.2 面临的机遇 | 第33-35页 |
4.2.1 财政治理方式面临着全面变革 | 第33页 |
4.2.2 地方财政利益在改革中有较大变化 | 第33-34页 |
4.2.3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经济建设资金筹措方式发生转变 | 第34-35页 |
5 国外财税体制设计经验与启示 | 第35-41页 |
5.1 美、德、日地方财税体制 | 第35-39页 |
5.1.1 美国的财税体制 | 第35页 |
5.1.2 德国的财税体制 | 第35-36页 |
5.1.3 日本的财税体制 | 第36-39页 |
5.2 美、德、日地方财税体制的经验与启示 | 第39-41页 |
5.2.1 中央与地方事权支出责任的法制化 | 第39页 |
5.2.2 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拥有一定的收入来源 | 第39-40页 |
5.2.3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 第40页 |
5.2.4 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 第40-41页 |
6 云南财税体制改革路径选择 | 第41-48页 |
6.1 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 第41-45页 |
6.1.1 改进和完善预算编审体系 | 第41页 |
6.1.2 加强地方债务管理 | 第41-42页 |
6.1.3 改进省对下转移支付管理 | 第42-43页 |
6.1.4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 第43页 |
6.1.5 拓展财政预算信息公开 | 第43页 |
6.1.6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 第43-44页 |
6.1.7 深化预算执行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 第44页 |
6.1.8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 第44-45页 |
6.1.9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 第45页 |
6.2 完善地方收入管理体制 | 第45-46页 |
6.2.1 完善地方税收征管体制 | 第45-46页 |
6.2.2 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 | 第46页 |
6.3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