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财政分权与公共物品供给 | 第13-15页 |
1.3.2 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 | 第15-17页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1.4.3 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2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2章 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1-33页 |
2.1 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1 中国财政分权及发展 | 第21-24页 |
2.1.2 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 | 第24-26页 |
2.2 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影响机理 | 第26-28页 |
2.2.1 政权与财权集中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意愿缺乏 | 第26页 |
2.2.2 事权下放为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懈怠提供客观基础 | 第26-28页 |
2.3 财政分权对政府环境治理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分析 | 第28-33页 |
2.3.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 第28-30页 |
2.3.2 地方政府与地方排污企业的博弈行为分析 | 第30-33页 |
第3章 中国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实证研究 | 第33-41页 |
3.1 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现状及问题 | 第33-34页 |
3.1.1 政府环境治理事权及财权划分 | 第33页 |
3.1.2 政府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4-36页 |
3.2.1 变量说明 | 第34-35页 |
3.2.2 数据来源与描述 | 第35-36页 |
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3.1 回归真实性与模型设定检验 | 第36-37页 |
3.3.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3.3 个体固定影响的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3.4 稳健性检验 | 第39-40页 |
3.5 实证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财政分权制度下政府环境治理的国际比较 | 第41-50页 |
4.1 美国的财政联邦制与政府环境污染治理 | 第41-43页 |
4.1.1 美国财政联邦制的特点 | 第41-42页 |
4.1.2 美国财政联邦制与政府环境治理 | 第42-43页 |
4.2 俄罗斯的财政联邦制与政府环境污染治理 | 第43-45页 |
4.2.1 俄罗斯财政分权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 第43-44页 |
4.2.2 俄罗斯财政分权制度对环境治理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 印度的财政联邦制与政府环境污染治理 | 第45-48页 |
4.3.1 印度财政联邦制的发展及现状 | 第45-47页 |
4.3.2 印度财政联邦制对环境治理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财政分权影响政府环境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48-50页 |
4.4.1 经验总结 | 第48页 |
4.4.2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8-50页 |
第5章 当前财政分权制度下改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5.1 总体思路 | 第50页 |
5.2 具体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5.2.1 对当前的环境治理事权做出重大调整 | 第50-51页 |
5.2.2 构建与环境治理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51页 |
5.2.3 完善与环境相关的税费建设 | 第51-52页 |
5.2.4 发动基层民众在环境保护中的社会监督作用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