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1.1 蛀干性害虫总论 | 第10页 |
1.2 天牛类蛀干害虫概论 | 第10-12页 |
1.2.1 天牛类蛀干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星天牛、桑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的寄主和危害情况 | 第11页 |
1.2.3 星天牛、桑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的形态特征 | 第11-12页 |
1.3 生物体内的激素及其类似物 | 第12-14页 |
1.3.1 昆虫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 | 第13页 |
1.3.2 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 | 第13-14页 |
1.4 生物体内的酶 | 第14-15页 |
1.4.1 生物体内的氧化酶 | 第14页 |
1.4.2 生物体内的解毒酶 | 第14-15页 |
1.5 天牛类蛀干性害虫防治现状 | 第15-16页 |
1.5.1 生物防治现状 | 第15-16页 |
1.5.2 化学防治现状 | 第16页 |
1.5.3 物理防治现状 | 第16页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7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浙江沿海防护林天牛危害现状调查与三种天牛的人工 | 第18-2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2.1.1 试验材料和工具 | 第18页 |
2.1.2 天牛的野外调查 | 第18-19页 |
2.1.3 天牛的人工饲养 | 第19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2.2.1 危害状分析和采集到的天牛标本鉴定 | 第19-21页 |
2.2.2 天牛的人工饲养 | 第21-22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三种天牛取食、寿命、产卵量的影响 | 第24-2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3.1.1 供试昆虫与药剂 | 第24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3.1.2.1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取食和寿命的影响 | 第24页 |
3.1.2.2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产卵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2.3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3.2.1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三种天牛取食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2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三种天牛产卵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3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三种天牛寿命的影响 | 第27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体内酶的影响 | 第29-3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4.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4.1.3 试验原理 | 第30页 |
4.1.4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4.2.1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幼虫CAT酶的影响 | 第31-32页 |
4.2.2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幼虫SOD酶的影响 | 第32页 |
4.2.3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幼虫CarE酶的影响 | 第32页 |
4.2.4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幼虫GSTs酶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第五章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幼虫生长状况的影响及野外试验 | 第34-41页 |
5.1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幼虫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34-38页 |
5.1.1 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5.1.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34页 |
5.1.1.2 试验方法 | 第34页 |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5.1.3 小结与讨论 | 第37-38页 |
5.2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幼虫防治效果的野外试验 | 第38-41页 |
5.2.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5.2.1.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5.2.1.2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5.2.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5.2.3 小结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41-4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1-44页 |
6.1.1 天牛的野外调查、采集和人工饲养 | 第41页 |
6.1.2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三种天牛取食、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6.1.3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酶的影响 | 第42-43页 |
6.1.4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幼虫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43页 |
6.1.5 虫酰肼和灭幼脲对天牛幼虫防治效果的野外试验 | 第43-44页 |
6.2 展望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