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

水稻类病变Lmm-t突变体表型鉴定与遗传机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缩略词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2页
    1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植物类病变第9-11页
        1.1 程序性细胞死亡第9-10页
        1.2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调控机制第10页
        1.3 植物类病变突变体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第10-11页
    2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及其主要发生机制第11-15页
        2.1 植物类病变第11页
        2.2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第11-13页
        2.3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的主要发生机理第13-15页
    3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的抗病性第15-19页
        3.1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抗性基因的克隆第15-19页
        3.2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的抗病性鉴定第19页
    4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的研究展望第19-22页
第二章 类病变突变体Lmm-t表型鉴定第22-34页
    1 前言第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2.1 水稻材料第22页
        2.2 菌株材料第22-23页
        2.3 突变体表型的观察及农艺性状调查第23页
        2.4 突变体叶片的组织化学分析第23-24页
        2.5 ROS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第24页
        2.6 遮光处理第24页
        2.7 白叶枯病菌的接种第24-25页
        2.8 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第25-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32页
        3.1 突变体Lmm-t表型的观察及农艺性状统计分析第27-29页
        3.2 突变体叶片的细胞坏死分析第29页
        3.3 遮光处理结果分析第29-30页
        3.4 类病变突变体Lmm-t植株叶片中ROS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测定第30-31页
        3.5 突变体Lmm-t的抗谱鉴定第31-32页
        3.6 突变体Lmm-t中PR基因的表达分析第32页
    4 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类病变突变体Lmm-t的遗传机制分析第34-50页
    1 前言第3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4-44页
        2.1 实验材料第34-35页
        2.2 种子的培育筛选第35页
        2.3 突变体Lmm-t的遗传分析第35页
        2.4 SDS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第35-36页
        2.5 Southern杂交第36-37页
        2.6 Tail-PCR扩增产物第37-41页
        2.7 突变体植株的分子鉴定与筛选第41-42页
        2.8 用作表达分析的水稻材料取样第42-43页
        2.9 总RNA的提取、cDNA的合成和qRT-PCR第43页
        2.10 半定量RT-PCR第43-4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3.1 表型的遗传分析第44-45页
        3.2 类病变突变体Lmm-t的T-DNA插入鉴定第45-47页
        3.3 候选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第47-48页
        3.4 候选基因实时定量PCR分析第48页
    4 讨论第48-50页
第四章 类病变突变体Lmm-t候选基因的转基因分析第50-59页
    1 前言第5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0-55页
        2.1 水稻材料第50页
        2.2 质粒和菌株第50页
        2.3 pCAMIBA1300s-2×35S::Os02g0131700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0-53页
        2.4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第53-54页
        2.5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第54-5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5-57页
        3.1 pCAMIBA1300s-2×35S::Os02g0131700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5页
        3.2 水稻转基因第55-56页
        3.3 Os02g0131700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第56-57页
    4 讨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苹果蠹蛾发生特点、抗药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虫酰肼和灭幼脲对沿海防护林三种天牛的毒杀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