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视角下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1 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 | 第15页 |
2.1.2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 | 第15-16页 |
2.1.3 基础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 第17-18页 |
2.2.3 贝努力大数法则 | 第18页 |
2.2.4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19页 |
3 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存在的公平问题 | 第19-31页 |
3.1 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存在起点不公 | 第19-22页 |
3.1.1 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 | 第19-21页 |
3.1.2 覆盖率存在地区差异性 | 第21-22页 |
3.2 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存在过程不公 | 第22-28页 |
3.2.1 制度赡养率存在地区差异性 | 第23-24页 |
3.2.2 缴费率与缴费基数省级差异较大 | 第24-26页 |
3.2.3 流动人口的基础养老金权益受损 | 第26-28页 |
3.3 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存在结果不公 | 第28-31页 |
3.3.1 地区间养老金收入分配存在差异 | 第28-29页 |
3.3.2 基金累积结余地区间差异较大 | 第29-31页 |
4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公平性影响 | 第31-40页 |
4.1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起点公平 | 第31-34页 |
4.1.1 提高职工参保积极性 | 第31-32页 |
4.1.2 提升企业参保的积极性 | 第32-33页 |
4.1.3 增强政府部门的征缴力度 | 第33-34页 |
4.2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维护过程公平 | 第34-36页 |
4.2.1 有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34-35页 |
4.2.2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 第35-36页 |
4.3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促进结果公平 | 第36-40页 |
4.3.1 强化中央政府的养老保障责任 | 第36页 |
4.3.2 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 第36-37页 |
4.3.3 促进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公平 | 第37-40页 |
5 基于公平性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5.1 完善养老保险法制建设 | 第40-41页 |
5.2 消除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障碍 | 第41-45页 |
5.2.1 妥善处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关系 | 第41-42页 |
5.2.2 合理确定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 | 第42页 |
5.2.3 社保经办机构垂直管理 | 第42-43页 |
5.2.4 养老保险费一元化征缴 | 第43-44页 |
5.2.5 尽快落实延迟退休政策 | 第44-45页 |
5.3 加强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运行的监管 | 第45-47页 |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