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9-14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2.1 长期护理保险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第16-17页 |
2.1.2 失能老人 | 第17页 |
2.1.3 养老服务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准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2页 |
3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3.1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3.2 国内部分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情况 | 第23-30页 |
3.2.1 上海市的长期护理保险 | 第23-26页 |
3.2.2 青岛市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 | 第26-27页 |
3.2.3 南通市的基本照护保险 | 第27-28页 |
3.2.4 长春市的医疗照护保险 | 第28页 |
3.2.5 小结 | 第28-30页 |
4 我国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面临的障碍与问题 | 第30-39页 |
4.1 基金筹集难度大,来源不合理 | 第30-32页 |
4.2 名称不统一,人们对长期护理保险存在认知偏差 | 第32-33页 |
4.3 专业护理人员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 第33-35页 |
4.4 护理甄别制度尚未建立 | 第35-36页 |
4.5 农村护理资源短缺、服务可及性差,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难度大 | 第36-38页 |
4.6 长期护理保险和医疗保险界限不明、权责不清 | 第38-39页 |
5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构 | 第39-47页 |
5.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9-41页 |
5.1.1 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多方参与的原则 | 第39页 |
5.1.2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原则 | 第39-40页 |
5.1.3 追求公平,同时兼顾效率 | 第40页 |
5.1.4 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 第40-41页 |
5.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成 | 第41-47页 |
5.2.1 基金筹集 | 第41-43页 |
5.2.2 基金支付 | 第43-44页 |
5.2.3 护理服务 | 第44-46页 |
5.2.4 相关配套制度 | 第46-47页 |
6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对策和建议 | 第47-53页 |
6.1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7-48页 |
6.2 加强农村社区平台建设,确保农村地区护理服务的可及性 | 第48-49页 |
6.3 加强专业护理人员培养,推行持证上岗制度 | 第49-50页 |
6.4 科学制定护理保险甄别制度 | 第50-51页 |
6.5 通过建立绩效考评及质量监管制度促使服务提供主体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