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经济阶段的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经济周期下的资产配置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本文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经济周期与大类资产配置理论 | 第18-26页 |
2.1 经济周期理论 | 第18-21页 |
2.1.1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 第19-20页 |
2.1.3 经济周期划分方法 | 第20-21页 |
2.2 大类资产配置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大类资产配置的定义 | 第21-22页 |
2.2.2 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 第22-23页 |
2.3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 | 第23-26页 |
第3章 实证检验的指标选择及方法介绍 | 第26-31页 |
3.1 我国经济阶段划分的指标选择 | 第26-27页 |
3.1.1 经济增长指标 | 第26页 |
3.1.2 通货膨胀指标 | 第26-27页 |
3.2 大类资产的划分 | 第27-28页 |
3.3 大类资产收益率的表征指标选择 | 第28-29页 |
3.4 检验方法介绍 | 第29-31页 |
第4章 经济阶段对资产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1-39页 |
4.1 经济阶段的划分 | 第31-33页 |
4.1.1 宏观经济指标的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4.1.2 中国经济阶段划分结果 | 第32-33页 |
4.2 大类资产收益率统计 | 第33页 |
4.3 大类资产收益率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 第33-36页 |
4.3.1 Pearson相关性检验 | 第33-34页 |
4.3.2 因果性检验 | 第34-35页 |
4.3.3 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 | 第35-36页 |
4.4 大类资产在各经济阶段下的表现说明 | 第36-39页 |
第5章 资产配置策略的改进与优化 | 第39-46页 |
5.1 资产价格走势与货币周期 | 第39-40页 |
5.2 商品价格走势与名义GDP增速 | 第40-41页 |
5.3 模型改进——考虑货币政策和名义GDP变化 | 第41-44页 |
5.4 模型优化后大类资产各阶段表现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