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长株潭三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19页
        1.2.1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量的研究第15-17页
        1.2.2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7-19页
        1.2.3 相关文献评述第19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页
    1.4 论文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2章 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第22-29页
    2.1 普惠金融的相关概念第22-24页
        2.1.1 金融发展第22页
        2.1.2 金融排斥第22-23页
        2.1.3 普惠金融第23-24页
    2.2 测度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第24-25页
        2.2.1 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第24页
        2.2.2 世界银行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第24-25页
        2.2.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第25页
    2.3 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因素第25-27页
        2.3.1 需求方面第25页
        2.3.2 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第25-26页
        2.3.3 需求方面第26页
        2.3.4 供给方面第26-27页
    2.4 TOPSIS方法及适用性第27-28页
        2.4.1 TOPSIS方法介绍第27-28页
        2.4.2 传统TOPSIS法的局限性第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长株潭三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度量第29-45页
    3.1 长株潭普惠金融基本情况第29-35页
        3.1.1 长株潭各县市普惠金融核心指标统计第29-32页
        3.1.2 长株潭各市的存贷款余额分布情况第32-35页
    3.2 长株潭三市普惠金融水平的测度评价第35-44页
        3.2.1 TOPSIS法的改进第35-38页
        3.2.2 样本选择说明和数据来源第38-39页
        3.2.3 实证过程及结果第39-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5-54页
    4.1 逐步回归分析法的优势第45-47页
    4.2 变量选择第47-48页
    4.3 模型构建第48-52页
    4.4 实证结果分析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提高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政策建议第54-59页
    5.1 政府层面第54-56页
        5.1.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54页
        5.1.2 加强市场化程度第54-55页
        5.1.3 加大对农村金融教育的普及第55-56页
    5.2 金融机构层面第56-57页
        5.2.1 加大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覆盖面第56页
        5.2.2 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第56-57页
    5.3 居民和中小企业层面第57-58页
        5.3.1 提升金融参与能力第57页
        5.3.2 强化信用意识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层制度对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工商银行岳阳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