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制度对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2.1 流动性概念综述 | 第14-15页 |
1.2.2 流动性度量综述 | 第15-20页 |
1.2.3 分层制度综述 | 第20-21页 |
1.3 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3.1 结构安排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2章 分层制度对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影响理论分析 | 第23-29页 |
2.1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第23-25页 |
2.1.1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 第23页 |
2.1.2 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对比 | 第23-25页 |
2.2 新三板分层制度解读 | 第25-29页 |
2.2.1 分层标准 | 第25-26页 |
2.2.2 维持标准 | 第26-27页 |
2.2.3 分层管理 | 第27页 |
2.2.4 分层制度对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作用机制 | 第27-29页 |
第3章 实证分析 | 第29-41页 |
3.1 模型介绍 | 第29-32页 |
3.1.1 VNET模型介绍 | 第29-30页 |
3.1.2 WACD模型的介绍 | 第30-32页 |
3.2 样本及数据处理 | 第32-37页 |
3.2.1 样本选取 | 第32-33页 |
3.2.2 数据描述与处理 | 第33-34页 |
3.2.3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7页 |
3.3 估计结果 | 第37-41页 |
3.3.1 WACD模型拟合结果 | 第37-39页 |
3.3.2 VNET模型估计结果 | 第39-41页 |
第4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分析 | 第41-43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41页 |
4.1.1 基础层存在大量优质股票 | 第41页 |
4.1.2 两层次分层后流动性差异化 | 第41页 |
4.2 政策建议 | 第41-43页 |
4.2.1 完善层与层之间的转化机制 | 第41-42页 |
4.2.2 降低投资门槛 | 第42页 |
4.2.3 完善交易制度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本文的主要程序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