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君毅对黑格尔哲学的诠释与消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唐君毅对黑格尔哲学的诠释 | 第16-32页 |
2.1 唐君毅的黑格尔哲学研究与诠释概述 | 第16-18页 |
2.1.1 唐君毅的学思历程与学术贡献简介 | 第16-18页 |
2.1.2 唐君毅的黑格尔哲学研究历程和诠释方式 | 第18页 |
2.2 唐君毅的黑格尔哲学专论之一 | 第18-27页 |
2.2.1“西方近代理想主义之哲学精神”简介 | 第19页 |
2.2.2 辩证法与实践理性 | 第19-25页 |
2.2.3 文化哲学与历史哲学 | 第25-27页 |
2.3 唐君毅的黑格尔哲学专论之二 | 第27-32页 |
2.3.1“论黑格尔之精神哲学”简介 | 第27-28页 |
2.3.2 精神现象学与哲学体系 | 第28-30页 |
2.3.3 自然哲学与逻辑学 | 第30页 |
2.3.4 精神哲学 | 第30-32页 |
第3章 唐君毅对黑格尔哲学的消化 | 第32-56页 |
3.1 唐君毅消化黑格尔哲学的层面和方式 | 第32页 |
3.2 观点层面的消化与扬弃 | 第32-46页 |
3.2.1 理想与现实 | 第36-40页 |
3.2.2 有限与无限 | 第40-42页 |
3.2.3 哲学与绝对精神 | 第42-44页 |
3.2.4 体相用、矛盾说与隐显 | 第44-46页 |
3.3 观念层面的消化与扬弃 | 第46-51页 |
3.3.1 国家观与历史观 | 第46-50页 |
3.3.2 哲学观 | 第50-51页 |
3.4 体系建构层面的消化与扬弃 | 第51-56页 |
第4章 唐君毅诠释和消化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点 | 第56-59页 |
4.1 明显的东方立场 | 第56-57页 |
4.2 切己的关注焦点 | 第57页 |
4.3 自觉的扬弃态度 | 第57-59页 |
第5章 结论:贡献、局限与启示 | 第59-65页 |
5.1 主要贡献与局限 | 第59-63页 |
5.2 对我国当前学界的重要启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