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高强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 | 第13-16页 |
1.3 高强钢板热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热冲压界面换热及板料组织转变情况研究 | 第20-38页 |
2.1 热冲压界面换热系数的研究 | 第20-30页 |
2.1.1 传热学原理 | 第20-21页 |
2.1.2 界面换热系数的影响因子 | 第21-24页 |
2.1.3 热冲压界面换热系数实验 | 第24-26页 |
2.1.4 界面换热系数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2.2 板料组织转变情况研究 | 第30-37页 |
2.2.1 奥氏体组织向马氏体组织转化分析 | 第30-32页 |
2.2.2 不同温度模具热冲压得到板料的组织 | 第32-36页 |
2.2.3 不同温度模具热冲压得到板料抗拉强度 | 第36-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高强钢板热成形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8-46页 |
3.1 网格的划分 | 第38-40页 |
3.1.1 含有冷却系统的冷却部分模具网格划分 | 第39-40页 |
3.1.2 含有加热棒的加热部分模具模型网格划分 | 第40页 |
3.2 初始温度的选择 | 第40页 |
3.3 保压时间的选择 | 第40-41页 |
3.4 材料参数设置 | 第41-42页 |
3.5 边界条件设置 | 第42页 |
3.6 湍流模型及迭代算法的设置 | 第42-44页 |
3.6.1 湍流模型选择 | 第42-43页 |
3.6.2 迭代算法选择 | 第43-44页 |
3.7 分析步的设置 | 第44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高强钢板热成形温度场数值分析 | 第46-64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气流速度对热冲压板料的影响 | 第46-50页 |
4.2.1 气流速度对热冲压板料强度的影响 | 第46页 |
4.2.2 冷却管道的气流速度的研究 | 第46-48页 |
4.2.3 气流速度范围的选择 | 第48-50页 |
4.3 不同气流速度时板料温度场变化分析 | 第50-55页 |
4.3.1 不同气流速度时板料温度场影响 | 第50-54页 |
4.3.2 不同气流速度时模具对板料冷却速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 保压时间对热冲压板料温度场的影响 | 第55-57页 |
4.5 加热部分模具温度场研究 | 第57-59页 |
4.6 局部硬化模型分析 | 第59-6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高强钢板热成形局部硬化模具设计 | 第64-76页 |
5.1 高强钢板热成形局部硬化模具设计 | 第64-66页 |
5.2 热成形模具参数对冷却效果影响的模拟分析 | 第66-75页 |
5.2.1 气体冷却系统的设计 | 第66-69页 |
5.2.2 模具内通气孔直径的设计 | 第69-71页 |
5.2.3 模具内通气孔间距的设计 | 第71-73页 |
5.2.4 模具内通气孔与底面距离的设计 | 第73-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