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技术路线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2 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家庭农场及融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6-21页 |
2.1 家庭农场概念及界定 | 第16-17页 |
2.2 家庭农场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2.3 融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8-21页 |
3 武汉市家庭农场信贷可获性实证分析 | 第21-29页 |
3.1 数据来源和样本家庭农场经营情况 | 第21-22页 |
3.2 样本家庭农场信贷获得情况 | 第22-24页 |
3.2.1 贷款途径 | 第22页 |
3.2.2 贷款用途与贷款期限 | 第22-23页 |
3.2.3 贷款方式 | 第23-24页 |
3.3 家庭农场信贷可获性实证分析 | 第24-29页 |
3.3.1 模型设定 | 第24页 |
3.3.2 变量选取 | 第24-26页 |
3.3.3 实证结果 | 第26-29页 |
4 美国家庭农场信贷支持经验及启示 | 第29-34页 |
4.1 美国农场信贷体系概览 | 第29-31页 |
4.2 美国农业和农村联合发展法案农场政策性信贷主要制度 | 第31-32页 |
4.3 小结与启示 | 第32-34页 |
5 研究结论与提高家庭农场信贷可获性的对策 | 第34-37页 |
5.1 提升家庭农场管理水平,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 第34-35页 |
5.2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金融产品 | 第35页 |
5.3 建立政策性信贷为基础的信贷体系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附录A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