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基于弹性波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压力预测分析 | 第19-38页 |
2.1 地层压力预测原理与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2.1.1 孔隙度-有效应力模型 | 第19-21页 |
2.1.2 速度-有效应力关系 | 第21-22页 |
2.1.3 弹性参数-有效应力关系 | 第22-24页 |
2.2 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碳酸盐岩速度分散描述 | 第24-29页 |
2.2.1 KTDEM模型构建 | 第24-27页 |
2.2.2 KTDEM模型可靠性分析 | 第27-28页 |
2.2.3 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的速度分散 | 第28-29页 |
2.3 常规方法预测碳酸盐岩地层压力的偏差分析 | 第29-33页 |
2.3.1 常规地层压力预测模型 | 第29-31页 |
2.3.2 地层压力预测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2.4 碳酸盐岩地层压力预测的难点与发展趋势 | 第33-37页 |
2.4.1 碳酸盐岩地层压力预测的难点 | 第33-35页 |
2.4.2 碳酸盐岩地层压力预测的发展趋势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多重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弹性波特性的物理模拟 | 第38-67页 |
3.1 碳酸盐岩的孔隙结构特征 | 第38-47页 |
3.1.1 碳酸盐岩及其孔隙的分类 | 第38-40页 |
3.1.2 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参数及其统计分布规律 | 第40-47页 |
3.2 多重孔隙结构碳酸盐岩物理模型 | 第47-50页 |
3.2.1 碳酸盐岩物理模型建模分析 | 第47-48页 |
3.2.2 碳酸盐岩物理模型制备方法 | 第48-50页 |
3.3 孔隙结构对碳酸盐岩弹性波速度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 第50-60页 |
3.3.1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50-54页 |
3.3.2 粒间孔隙的影响 | 第54-56页 |
3.3.3 速度校正 | 第56页 |
3.3.4 次生孔隙的影响-孔隙纵横比 | 第56-58页 |
3.3.5 次生孔隙的影响-孔隙尺寸 | 第58-60页 |
3.4 基于实验结果的等效介质模型评价 | 第60-66页 |
3.4.1 等效介质模型计算流程 | 第60-61页 |
3.4.2 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对比 | 第61-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弹性波在碳酸盐岩中传播的孔隙尺度数值模拟 | 第67-99页 |
4.1 相似性原理 | 第67-69页 |
4.2 二维多孔介质几何模型的构建 | 第69-73页 |
4.2.1 基本假设 | 第69页 |
4.2.2 二维区域内生成大量随机孤立椭圆的算法 | 第69-71页 |
4.2.3 几何模型构建方法 | 第71-73页 |
4.3 孔隙尺度数值模拟方法 | 第73-77页 |
4.3.1 数学模型描述 | 第73-75页 |
4.3.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75-77页 |
4.4 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 第77-83页 |
4.4.1 可重复性 | 第77-79页 |
4.4.2 准确性 | 第79-83页 |
4.5 孔隙结构对碳酸盐岩弹性波速度的影响 | 第83-89页 |
4.5.1 孔隙结构与骨架弹性因子的关系 | 第83-85页 |
4.5.2 孔隙纵横比对速度的影响 | 第85-87页 |
4.5.3 孔隙尺寸对速度的影响 | 第87-89页 |
4.6 孔隙结构对“干”碳酸盐岩弹性波散射衰减的影响 | 第89-97页 |
4.6.1 孔隙空间分布方式对散射衰减的影响 | 第90-92页 |
4.6.2 孔隙尺寸对散射衰减的影响 | 第92-94页 |
4.6.3 孔隙数目对散射衰减的影响 | 第94-95页 |
4.6.4 孔隙纵横比对散射衰减的影响 | 第95-96页 |
4.6.5 孔隙度对散射衰减的影响 | 第96-9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五章 流体饱和后碳酸盐岩弹性波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99-114页 |
5.1 Gassmann方程 | 第99-100页 |
5.2 含中空、多重孔隙结构岩石的物理模型 | 第100-104页 |
5.2.1 裂隙模拟 | 第100-102页 |
5.2.2 溶孔模拟 | 第102-104页 |
5.3 不同流体饱和下多重孔隙结构碳酸盐岩人造岩心的声波速度测试 | 第104-107页 |
5.3.1 含中空、多重孔隙结构碳酸盐岩人造岩心的制备 | 第104-105页 |
5.3.2 实验设计 | 第105-107页 |
5.4 孔隙结构与孔隙流体联合作用对碳酸盐岩动态模量和速度的影响 | 第107-113页 |
5.4.1 孔隙度和孔隙类型对速度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4.2 孔隙流体对速度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5.4.3 流体饱和后动态模量的变化 | 第110-112页 |
5.4.4 对Gassmann方程应用的影响分析 | 第112-11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结论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8页 |
附录 | 第128-132页 |
附录A | 第128-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作者简介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