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杂原子掺杂碳点的绿色合成及其生物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碳点第11-12页
    1.3 碳点的合成第12-14页
        1.3.1 电弧放电法第12页
        1.3.2 激光消融法第12-13页
        1.3.3 电化学法第13页
        1.3.4 燃烧/热解法第13页
        1.3.5 模板法第13-14页
        1.3.6 微波法第14页
        1.3.7 水热法第14页
    1.4 碳点的性质第14-16页
        1.4.1 光学性质第14-16页
        1.4.2 光致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性质第16页
        1.4.3 细胞毒性第16页
    1.5 碳点的应用第16-23页
        1.5.1 化学传感第16-19页
        1.5.2 生物传感第19-20页
        1.5.3 生物成像第20-22页
        1.5.4 医学应用第22-23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3-27页
        1.6.1 选题背景第23-24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氮原子掺杂碳点的绿色合成及其应用第27-37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0页
        2.2.1 实验试剂第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页
        2.2.3 碳点的制备第28页
        2.2.4 量子产率的测定第28-29页
        2.2.5 铜离子的测定第29页
        2.2.6 细胞毒性测试第29页
        2.2.7 细胞成像实验第29-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36页
        2.3.1 蔬菜合成的氮掺杂碳点的表征第30-33页
        2.3.2 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测定第33-34页
        2.3.3 细胞毒性和细胞成像应用第34-36页
    2.4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氮硫共掺杂碳点的一步水热合成及生物成像应用第37-47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38页
        3.2.2 实验方法第38-39页
        3.2.3 实验表征第39-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3.3.1 银杏叶合成碳点的表征第40-43页
        3.3.2 银杏叶合成碳点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成像第43-45页
    3.4 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银杏果绿色合成氮掺杂碳点及细胞成像应用第47-57页
    4.1 引言第47-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48页
        4.2.2 实验方法第48-49页
        4.2.3 实验表征第49-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4.3.1 银杏果合成的碳点的光谱表征第50-51页
        4.3.2 银杏果合成的碳点的TEM表征第51-52页
        4.3.3 银杏果水热合成的碳点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52-54页
        4.3.4 银杏果水热合成的碳点的荧光稳定性第54-55页
        4.3.5 银杏果水热合成的碳点的细胞毒性及其细胞成像应用第55-56页
    4.4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师范生微格训练中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构建与实施
下一篇:[60]富勒烯二氢吡咯与四氢咔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