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 前言 | 第11页 |
2 ALB基因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2.1 ALB基因在家禽上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2 ALB基因特异性转录的调控机制 | 第12-15页 |
2.2.1 增强子的结构及其在转录调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第12-13页 |
2.2.2 启动子上的作用元件在转录调控上的重要作用 | 第13-15页 |
2.3 ALB启动子在转基因及基因治疗上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3 启动子结构功能的研究方法概述 | 第16页 |
3.1 启动子结构分析方法 | 第16页 |
3.2 启动子DNA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鸭ALB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转录活性的检测 | 第17-2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7-21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1.1.1 试验鸭样品的采集 | 第17页 |
1.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7页 |
1.1.3 细胞、质粒和菌株 | 第17页 |
1.1.4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17页 |
1.1.5 常规溶液的配制 | 第17-18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18-21页 |
1.2.1 鸭ALB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鉴定 | 第18-19页 |
1.2.2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19-20页 |
1.2.3 细胞培养及瞬时转染 | 第20-21页 |
1.2.4 EGFP表达的定性分析 | 第21页 |
2 结果 | 第21-23页 |
2.1 鸭ALB基因5'端调控区的扩增 | 第21-22页 |
2.2 pALB-EGFP和pEGFP-N1-CMV-重组载体构建 | 第22页 |
2.3 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各转染细胞中GFP的表达 | 第22-23页 |
3 讨论 | 第23-24页 |
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鸭ALB基因启动子转录调控的初步研究 | 第25-4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31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1.1.1 细胞 | 第25页 |
1.1.2 质粒和菌株 | 第25页 |
1.1.3 主要试剂和溶液 | 第25-26页 |
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6页 |
1.1.5 主要应用的生物学软件及相关的网站 | 第2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6-31页 |
1.2.1 获得构建序列缺失载体的片段 | 第26-28页 |
1.2.2 ALB启动子各片段T-A克隆 | 第28-29页 |
1.2.3 pMD19-重组质粒(pALB-T)、pGL3-Enhancer质粒的酶切与连接 | 第29页 |
1.2.4 重组质粒的转化、鉴定 | 第29页 |
1.2.5 定点突变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1.2.6 细胞转染试验 | 第30-31页 |
1.2.7 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 第31页 |
1.2.8 统计学处理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2.1 系列缺失体PCR扩增、酶切鉴定结果 | 第31-33页 |
2.2 启动子系列缺失片段活性比较 | 第33-34页 |
2.3 ALB启动子区-190bp~+42bp之间顺式作用元件对转录活性的重要影响 | 第34-36页 |
3 讨论 | 第36-39页 |
3.1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启动子序列的分析 | 第36-37页 |
3.2 关于启动子活性的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3.3 关于启动子活性及分析增强子对其影响 | 第38页 |
3.4 关于鸭ALB近端启动子结构元件分析 | 第38-39页 |
4 小结 | 第39-40页 |
全文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