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29页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1-15页 |
1.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2.问题提出 | 第13-15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理论意义 | 第16-17页 |
2.现实意义 | 第17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1.国外研究 | 第17-19页 |
2.国内研究 | 第19-25页 |
3.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第25-26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6-27页 |
1.研究思路 | 第26页 |
2.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六)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27-29页 |
二、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29-39页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29-33页 |
1.中西部13省 | 第29-30页 |
2.高等教育资源 | 第30-31页 |
3.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 第31-33页 |
(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构成维度 | 第33-34页 |
1.宏观层面 | 第34页 |
2.微观层面 | 第34页 |
(三)基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 | 第34-36页 |
(四)中西部13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的重要价值 | 第36-39页 |
1.增强学科建设能力,提升13省的办学水平 | 第37页 |
2.缩小东西部差距,提高高等教育竞争力 | 第37-38页 |
3.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38-39页 |
三、中西部13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情况考察 | 第39-65页 |
(一)我国优质高教资源分布格局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 第39-52页 |
1.我国优质高等资源分布格局的主要发展阶段 | 第39-49页 |
2.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现状 | 第49-52页 |
(二)中西部13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情况的分析 | 第52-65页 |
1.13 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宏观层面分析 | 第52-55页 |
2.13 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微观层面分析 | 第55-65页 |
四、中西部13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第65-77页 |
(一)中西部13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第65-71页 |
1.13 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宏观层面问题 | 第65-66页 |
2.13 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微观层面问题 | 第66-71页 |
(二)中西部13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71-77页 |
1.非经济因素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影响 | 第72-75页 |
2.经济因素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影响 | 第75-77页 |
五、推进优化中西部13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的建议 | 第77-85页 |
(一)政府、市场的宏观层面 | 第77-80页 |
1.保障国家政策支持、科学投入与管理 | 第77-78页 |
2.政府简政放权,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 | 第78页 |
3.均衡协调发展,缩小省域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差距 | 第78-79页 |
4.扩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覆盖面,合理分配 | 第79-80页 |
5.市场调节,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 | 第80页 |
(二)高校发展的微观层面 | 第80-85页 |
1.大学自身深化改革,高校合理的定位 | 第80-81页 |
2.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发展特色学科 | 第81页 |
3.13 省高校转变观念,培养特色人才 | 第81-82页 |
4.引进大师,吸纳高水平及青年教师 | 第82-83页 |
5.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造福本土的优质生源 | 第83页 |
6.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 第83-85页 |
结语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