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11页 |
1.1.1 液化天然气车载气瓶的发展 | 第7-8页 |
1.1.2 复合材料气瓶的发展与应用 | 第8-10页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1.2.1 低温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2 低温复合材料气瓶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分析方法 | 第17-29页 |
2.1 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及其成型方法 | 第17-19页 |
2.1.1 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简介 | 第17页 |
2.1.2 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成型方法 | 第17-19页 |
2.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第19-24页 |
2.2.1 单层板刚度理论 | 第19-22页 |
2.2.2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刚度特性 | 第22-24页 |
2.3 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失效分析 | 第24-28页 |
2.3.1 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失效方式 | 第24-25页 |
2.3.2 失效准则 | 第25-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9-37页 |
3.1 筒身有限元建模方法 | 第29-32页 |
3.1.1 有限元法与ANSYS简介 | 第29-30页 |
3.1.2 单元类型选用 | 第30页 |
3.1.3 材料属性 | 第30-31页 |
3.1.4 复合材料层属性 | 第31页 |
3.1.5 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3.1.6 边界条件 | 第32页 |
3.2 材料性能随温度变化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 铺层角度研究 | 第34-35页 |
3.4 单层板厚度研究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热力耦合作用下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有限元分析 | 第37-51页 |
4.1 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4.1.1 气瓶的几何模型 | 第37-38页 |
4.1.2 气瓶的有限元模型 | 第38页 |
4.2 工作工况研究 | 第38-42页 |
4.3 试验工况研究 | 第42-46页 |
4.4 仅低温载荷与仅内压载荷工况研究 | 第46-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