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资源税视角的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改革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2页
    2.1 国内外稀土资源税费状况第15-19页
        2.1.1 国外稀土资源税费状况第15-17页
        2.1.2 我国稀土资源税费状况第17-19页
    2.2 中国稀土定价机制改革综述第19-22页
        2.1.1 中国丧失稀土定价权的原因综述第19-21页
        2.1.2 稀土定价机制改革的研究综述第21页
        2.1.3 资源税与稀土定价之间的关系综述第21-22页
        2.1.4 小结第22页
3 我国稀土资源税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第22-28页
    3.1 我国稀土资源税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3.1.1 稀土资源税的税负过低,导致“稀土问题”严重第22-23页
        3.1.2 计征方式不合理,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级差调节不到位第23-24页
        3.1.3“税费并存”的稀土资源税费制度存在弊端第24-25页
        3.1.4 我国稀土资源税归属不合理,用途不明确第25页
    3.2 我国稀土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建议第25-28页
        3.2.1 提升稀土资源税,促进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第25-27页
        3.2.2 改革稀土资源税征税方式,提高征税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27页
        3.2.3 实施“清费立税”,依法规范稀土资源税制度第27页
        3.2.4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第27-28页
4 稀土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思路与稀土资源税的要素设计第28-33页
    4.1 稀土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思路第28-29页
    4.2 稀土资源税概念的界定第29-30页
        4.2.1 稀土资源税的新定义第29页
        4.2.2 新稀土资源税与其它“绿色税种”的关联第29-30页
    4.3 新稀土资源税的设计及相关要素解释第30-32页
        4.3.1 新稀土资源税的设计第30-31页
        4.3.2 新稀土资源税的相关要素第31-32页
    4.4 新旧稀土资源税的比较第32-33页
5 新稀土资源税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第33-44页
    5.1 新稀土资源税改革对稀土企业成本的影响第33-37页
        5.1.1 主营中重稀土的广晟有色公司案例第33-35页
        5.1.2 主营轻稀土的北方稀土公司案例第35-36页
        5.1.3 新旧稀土资源税对企业成本影响比较第36-37页
    5.2 新稀土资源税改革对稀土企业收益的影响第37-39页
    5.3 新稀土资源税改革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第39-44页
        5.3.1 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第39-42页
        5.3.2 对中央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基于 2009-2015 年数据第42-44页
6 完善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资源税视角第44-54页
    6.1 完善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的理论分析第44-45页
    6.2 资源税视角下完善中国稀土采掘、加工和交易定价机制第45页
    6.3 改革后的定价机制对稀土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的影响第45-53页
        6.3.1 对重稀土产品的影响——以氧化钇为例第45-48页
        6.3.2 对轻稀土产品的影响——以氧化钕为例第48-51页
        6.3.3 对稀土产品出口总金额的影响——基于2015年数据第51-53页
    6.4 改革后的定价机制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第53-54页
        6.4.1 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和实现路径第53页
        6.4.2 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关键是既能“走出去”,又能“流回来”第53-54页
        6.4.3 改革后的稀土定价机制可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第54页
7 总结和展望第54-60页
    7.1 总结和政策建议第54-58页
    7.2 本文的不足和未来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医药企业海外横向并购绩效分析--以海普瑞并购SPL为例
下一篇:ZJ检测公司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