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课题缘起 | 第9页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9-10页 |
1.2.1“新时期”的时间范畴 | 第9页 |
1.2.2 川渝地区范围 | 第9-10页 |
1.2.3 文化建筑 | 第10页 |
1.3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 第10-16页 |
1.3.1 相关书籍 | 第11-14页 |
1.3.2 相关文献、论文 | 第14-15页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川渝传统地域文化和建筑文化特征 | 第19-34页 |
2.1 川渝地区地域文化概况 | 第19-23页 |
2.1.1 自然地理特征 | 第20-21页 |
2.1.2 地域建筑文化发展 | 第21-22页 |
2.1.3 地域建筑文化小结 | 第22-23页 |
2.2 川渝地区传统建筑特征 | 第23-29页 |
2.2.1 川渝地区传统建筑的形成 | 第23-24页 |
2.2.2 川渝地区传统建筑的特色 | 第24-28页 |
2.2.3 川渝地区传统建筑的材料 | 第28-29页 |
2.2.4 小结 | 第29页 |
2.3 新时期川渝建筑文化发展及其特征 | 第29-33页 |
2.3.1 新时期川渝建筑文化的发展 | 第29-32页 |
2.3.2 新时期川渝建筑文化的特征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新时期川渝地区典型文化建筑调研与分析 | 第34-64页 |
3.1 调研对象、目的与范围 | 第34-37页 |
3.1.1 调研目的与方法 | 第34页 |
3.1.2 调研对象选取依据 | 第34-36页 |
3.1.3 具体调研对象分布图 | 第36-37页 |
3.2 川渝地区文化建筑调研与分析 | 第37-61页 |
3.2.1 案例 1:自贡市恐龙博物馆(80-90 年代) | 第37-40页 |
3.2.2 案例 2:三星堆博物馆(90-00 年代) | 第40-42页 |
3.2.3 案例 3: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00-10 年代) | 第42-47页 |
3.2.4 案例 4:汶川大地震震中博物馆(00-10 年代) | 第47-51页 |
3.2.5 案例 5:重庆云阳市民文化活动中心(10 年代以后) | 第51-56页 |
3.2.6 案例 6:重庆国泰艺术中心(10 年代以后) | 第56-61页 |
3.3 调研案例小结 | 第61-64页 |
4 新时期川渝地区文化建筑设计手法提炼 | 第64-94页 |
4.1 基于城市文脉的场所营造 | 第64-69页 |
4.1.1 城市文脉的延续 | 第64-66页 |
4.1.2 场所精神的塑造 | 第66-68页 |
4.1.3 既有建筑的改造 | 第68-69页 |
4.2 基于传统建筑的文化转译 | 第69-78页 |
4.2.1 建筑形态的传承 | 第69-73页 |
4.2.2 建筑空间的延续 | 第73-76页 |
4.2.3 建筑符号的提炼 | 第76-78页 |
4.3 基于自然环境的有机适应 | 第78-89页 |
4.3.1 尊重地形条件 | 第79-83页 |
4.3.2 适应自然气候 | 第83-84页 |
4.3.3 利用自然资源 | 第84-89页 |
4.4 基于经济技术的生态建构 | 第89-92页 |
4.4.1 继承传统技术 | 第89-90页 |
4.4.2 运用生态技术 | 第90-91页 |
4.4.3 适宜高新技术 | 第91-9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5 新时期川渝地区文化类建筑设计方法特征、问题与对策 | 第94-104页 |
5.1 新时期川渝地区文化类建筑的整体特征 | 第94-98页 |
5.1.1 自然为条件,气候为环境 | 第94-96页 |
5.1.2 人文为主导,传承为推动 | 第96-97页 |
5.1.3 经济为基础,技术为手段 | 第97-98页 |
5.2 新时期川渝地区文化类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 第98-101页 |
5.2.1 对外来设计的过分依赖 | 第98-100页 |
5.2.2 忽略功能的多元化 | 第100页 |
5.2.3 可持续程度差 | 第100-101页 |
5.3 新时代背景下川渝地区文化类建筑设计策略 | 第101-103页 |
5.3.1 基于文化诉求的创作 | 第101页 |
5.3.2 基于功能复合化的创作 | 第101-102页 |
5.3.3 基于节能的绿色创作 | 第102-10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附录A 图表来源 | 第108-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