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现状 | 第13-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 第15页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3.2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 第15页 |
1.4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案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试验方案 | 第15-17页 |
第2章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 | 第17-25页 |
2.1 社区的内涵 | 第17-18页 |
2.2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 第18页 |
2.3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 | 第18-20页 |
2.3.1 社区的政治性组织 | 第18-19页 |
2.3.2 社区的民间自治性组织 | 第19-20页 |
2.3.3 社区的服务性组织 | 第20页 |
2.4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第20-21页 |
2.4.1 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 第20页 |
2.4.2 教育本质的政治性 | 第20-21页 |
2.4.3 教育范围的地域性 | 第21页 |
2.4.4 教育方法的服务性 | 第21页 |
2.4.5 教育手段的灵活性 | 第21页 |
2.5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第21-23页 |
2.5.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22页 |
2.5.2 社区党组织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原则 | 第22页 |
2.5.3 寓教育于服务之中的原则 | 第22页 |
2.5.4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 第22-23页 |
2.6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23-24页 |
2.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 第23页 |
2.6.2 公民道德教育 | 第23页 |
2.6.3 法制教育 | 第23-2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3.1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3.1.1 社区体制改革前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25页 |
3.1.2 社区体制改革后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25-26页 |
3.2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3.2.1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 | 第26页 |
3.2.2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3.2.3 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4章 我国城市不同类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 第30-37页 |
4.1 城市社区的分类 | 第30页 |
4.2 不同类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 第30-36页 |
4.2.1 传统社区 | 第30-31页 |
4.2.2 单位社区 | 第31-32页 |
4.2.3 新型社区 | 第32-33页 |
4.2.4 经济适用房社区 | 第33页 |
4.2.5 村改居社区 | 第33-34页 |
4.2.6 移民社区 | 第34-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境外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对我们的启示 | 第37-44页 |
5.1 境外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 第37-41页 |
5.1.1 美国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37-39页 |
5.1.2 日本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39页 |
5.1.3 新加坡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39-40页 |
5.1.4 韩国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40-41页 |
5.1.5 香港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41页 |
5.2 境外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第41-43页 |
5.2.1 必须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 第41页 |
5.2.2 融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中 | 第41-42页 |
5.2.3 重视法律法规的作用 | 第42页 |
5.2.4 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 | 第42页 |
5.2.5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 第42-4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6章 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想 | 第44-61页 |
6.1 建立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 第44页 |
6.2 建立立体化的组织机制 | 第44-49页 |
6.2.1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 第45-47页 |
6.2.2 注重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 | 第47-48页 |
6.2.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第48-49页 |
6.3 建立完善的参与机制 | 第49-53页 |
6.3.1 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 第50-51页 |
6.3.2 整合社区内的物质资源 | 第51-52页 |
6.3.3 增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组织者的信用与威信 | 第52-53页 |
6.4 建立全方位的保障机制 | 第53-55页 |
6.4.1 阵地保障 | 第53页 |
6.4.2 资金保障 | 第53-54页 |
6.4.3 政策和法律保障 | 第54页 |
6.4.4 组织保障 | 第54-55页 |
6.5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 第55-59页 |
6.5.1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 | 第55-56页 |
6.5.2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原则 | 第56页 |
6.5.3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标准 | 第56-5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