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壳聚糖维生素C复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目录第8-14页
摘要第14-16页
Abstract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28页
    1 壳聚糖的来源及基本性质第19-20页
    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理活性第20页
    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第20-24页
        3.1 药物载体材料第20-23页
            3.1.1 片剂第21页
            3.1.2 膜剂第21页
            3.1.3 凝胶第21-22页
            3.1.4 微球第22页
            3.1.5 纳米粒第22页
            3.1.6 高分子药物第22-23页
        3.2 吸收促进剂和增溶剂第23-24页
        3.3 酶抑制作用第24页
    4 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与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第24-26页
        4.1 VC的理化性质第24-25页
        4.2 VC的生理功能第25页
        4.3 VC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第25-26页
    5 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26页
    6 本论文的实验构想第26-28页
第二章 壳聚糖维生素C复合物(CSVC)的制备与表征第28-44页
    1 试剂与仪器第28页
    2 壳聚糖脱乙酰度及黏均分子量的测定第28-29页
    3 间歇法制备高脱乙酰度(DD)壳聚糖第29-30页
    4 醋酸/H_2O_2复合溶剂法制取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第30页
    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第30-32页
        5.1 测定波长的选择第30-31页
        5.2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1-32页
        5.3 回收率测定第32页
        5.4 CSVC中VC的含量测定第32页
    6 CSVC的制备第32-34页
    7 CSVC的结构表征第34-41页
        7.1 差热分析(DSC)第34-36页
        7.2 红外光谱(FTIR)第36-38页
        7.3 核磁共振氢谱(~1H-NMR)第38-39页
        7.4 X射线衍射第39-41页
    8 讨论第41-43页
        8.1 壳聚糖脱乙酰度及平均分子量的测定第41页
        8.2 壳聚糖的降解方法第41-42页
        8.3 CSVC的反应路线与条件第42页
        8.4 CSVC的结构表征第42-43页
    9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CSVC的性质研究第44-55页
    1 试剂与仪器第44页
    2 溶解度测试第44-45页
    3 堆密度测试第45页
    4 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第45-47页
        4.1 高温试验第45页
        4.2 高湿试验第45-46页
        4.3 光照试验第46-47页
    5 特性粘度测定第47页
    6 抗氧化率测定第47-48页
    7 大肠杆菌生长抑制测试第48-49页
        7.1 LB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第48页
        7.2 大肠杆菌的培养第48页
        7.3 振荡烧瓶法测量菌液浊度第48-49页
    8 血清脂蛋白吸附测试第49-50页
        8.1 高脂乳剂配制第49页
        8.2 给药方法第49页
        8.3 样品制备与测试第49-50页
    9 溶血性试验第50-52页
        9.1 血细胞悬液的配制第50页
        9.2 供试品的制备第50页
        9.3 试验方法第50-51页
        9.4 结果判断第51页
        9.5 溶血性试验试验结果及结论第51-52页
    10 讨论第52-53页
        10.1 溶解度测试第52页
        10.2 抗氧化率测定第52-53页
        10.3 大肠杆菌生长抑制测试第53页
        10.4 血清脂蛋白吸附测试第53页
    11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依托泊苷CSVC微球的制备第55-71页
    1 试剂与仪器第55页
    2 依托泊苷的性质与应用第55-56页
    3 依托泊苷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6-59页
        3.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第56-57页
        3.2 线性关系考察第57页
        3.3 精确度的测定第57-58页
        3.4 回收率的测定第58-59页
    4 依托泊苷CSVC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第59-69页
        4.1 微球的制备工艺第59页
        4.2 微球的粒径、形态及其分布第59-60页
        4.3 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第60页
        4.4 微球制备的单因素考察第60-64页
            4.4.1 工艺因素的考察第60-62页
            4.4.2 处方因素的考察第62-64页
        4.5 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第64-66页
        4.6 Eudragit L100包衣微球的制备第66-69页
            4.6.1 包衣液的配制第66页
            4.6.2 包衣工艺第66-67页
            4.6.3 包衣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第67页
            4.6.4 包衣微球的体外释放度考察第67-69页
    5 讨论第69-70页
    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依托泊苷CSVC微球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第71-75页
    1 试剂与仪器第71页
    2 药液配制第71页
    3 细胞培养第71页
    4 MTT测定第71-72页
    5 流式细胞仪分析第72-73页
    6 讨论第73-74页
    7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紫杉醇CSVC纳米粒的制备第75-89页
    1 试剂与仪器第75页
    2 紫杉醇的性质与应用第75-77页
    3 紫杉醇分析方法的建立第77-79页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77页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77-78页
        3.3 系统适用性试验第78页
        3.4 专属性实验第78页
        3.5 回收率试验第78-79页
        3.6 精密度试验第79页
    4 紫杉醇CSVC纳米粒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第79-87页
        4.1 紫杉醇CSVC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第79-80页
        4.2 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及分布检测第80页
        4.3 纳米粒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第80页
        4.4 纳米粒的包封率及载药量测定第80页
        4.5 紫杉醇CSVC纳米粒制备工艺筛选第80-82页
            4.5.1 CSVC和三聚磷酸钠浓度的影响第80-81页
            4.5.2 CSVC和三聚磷酸钠质量比的影响第81页
            4.5.3 TPP滴加速度的影响第81页
            4.5.4 搅拌速度的影响第81-82页
            4.5.5 紫杉醇浓度对纳米粒包封率的影响第82页
        4.6 紫杉醇CSVC纳米粒制备工艺的确定第82页
        4.7 紫杉醇CSVC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第82-84页
        4.8 紫杉醇CSVC纳米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第84页
        4.9 紫杉醇CSVC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度测定第84-85页
        4.10 紫杉醇CSVC纳米粒的冻干研究第85-87页
            4.10.1 预冻速率的影响第85页
            4.10.2 预冻温度的影响第85-86页
            4.10.3 预冻时间的影响第86页
            4.10.4 单一冻干保护剂的筛选第86-87页
            4.10.5 复合冻干保护剂的筛选第87页
    5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七章 紫杉醇CSVC纳米粒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第89-95页
    1 试剂与仪器第89页
    2 细胞培养和药液配制第89-90页
        2.1 小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培养第89页
        2.2 小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冻存第89-90页
        2.3 药液配制第90页
    3 MTT法测定NSCLC细胞的死亡率第90-91页
    4 倒置显微镜观察NSCLC细胞的生长和形态第91-92页
    5 AO染色检测NSCLC细胞凋亡第92-93页
    7 本章小结第93-95页
全文结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第104-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通量筛选药物体内分布性质
下一篇:β-CD修饰的环境响应性水凝胶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