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高通量筛选药物体内分布性质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前言第16-31页
    1 立题依据与意义第16-17页
        1.1 化合物药物动力学特性筛选的意义第16页
        1.2 预测化合物分布行为特征的意义第16-17页
    2 预测化合物分布行为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7-27页
        2.1 分布容积(Vd)第17-23页
        2.2 组织/血浆分配系数(Kp)第23-27页
    3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7-28页
        3.1 Vd_(ss)模型第27页
        3.2 Kp模型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1页
第一章 基于动物数据和理化参数的人体Vd预测第31-45页
    1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31-36页
    2 方法第36-38页
        2.1 数据来源第36页
        2.2 模型拟合第36-37页
        2.3 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划分第37页
        2.4 预测结果的判断准则第37-38页
    3 结果和讨论第38-43页
        3.1 数据集的代表性第38页
        3.2 理化参数的贡献第38-40页
        3.3 Stepwise-PLS模型的适用性第40页
        3.4 适合用外推Vd的动物种属第40-42页
        3.5 作用显著的理化参数第42-43页
        3.6 同文献方法比较第43页
        3.7 模型适用性第43页
    4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第二章 十四个化合物大鼠体内药动学和血浆蛋白结合研究第45-55页
    1 材料与仪器第45页
        1.1 材料第45页
        1.2 仪器第45页
        1.3 动物第45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5-53页
        2.1 第45-49页
        2.2 大鼠药代动力学试验第49-50页
        2.3 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第50-52页
        2.4 Vd_(ss)和f_u计算第52-53页
    3 讨论第53-54页
        3.1 血浆样品测定第53页
        3.2 血浆蛋白结合测定第53-54页
    4 结论第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第三章 基于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对数值、血浆中游离分数、解离分数预测Vd_(ss)第55-81页
    1 理论基础第55-56页
    2 材料和方法第56-58页
        2.1 仪器和试药第56页
        2.2 logk_(IAM)的测定第56-57页
        2.3 f_(i(7.4))的计算第57页
        2.4 Vd_(ss)和f_u来源第57页
        2.5 模型建立第57-58页
        2.6 模型验证第58页
    3 结果第58-71页
        3.1 总体数据建立的Vd_(ss)预测模型第58-68页
        3.2 模型验证第68-71页
    4 讨论第71-75页
        4.1 数据集的代表性第71-72页
        4.2 预测模型第72-73页
        4.3 模型验证第73-74页
        4.4 特例化合物第74页
        4.5 同文献方法比较第74-75页
        4.6 模型适用性第75页
    5 结论第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第四章 药物的组织/血浆分配系数(Kp)的In silico预测方法第81-102页
    1 理论基础第81-82页
        1.1 Kp_(muscle)和Kp_(tissue)间相关关系第81-82页
        1.2 理化参数预测Kp_(muscle)/Kp的In silico模型第82页
    2 材料和方法第82-92页
        2.1 数据来源第82-83页
        2.2 训练集和测试集划分第83页
        2.3 训练集建立模型第83-91页
        2.4 测试集验证第91-92页
        2.5 文献方法比较第92页
    3 结果和讨论第92-100页
        3.1 Kp_(muscle)的理化参数模型第92-93页
        3.2 Kp_(tissue)和Kp_(muscle)间的相关关系第93-95页
        3.3 验证模型第95-98页
        3.4 同文献方法比较第98-100页
        3.5 模型适用性第100页
    4 结论第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第五章 Vd_(ss)的in silico预测方法及同动物数据法和logK_(IAM)法的比较第102-113页
    1 理论基础第102-10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03-107页
        2.1 数据来源第103-106页
        2.2 Vd_(ss)的in silico预测方法第106页
        2.3 三种预测人体Vd_(ss)模型的比较第106-107页
    3 结果和讨论第107-111页
        3.1 理化参数预测Vd_(ss)第107-109页
        3.2 三种预测人体Vd_(ss)方法的比较第109-111页
    4 结论第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全文结论第113-115页
本文创新点第115页
不足与展望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噻唑并三嗪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壳聚糖维生素C复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